百科知识

吹脱法去除氨氮工艺详解:轻松掌握水质净化小窍门

好的,我们来详解一下利用“吹脱法”去除水中氨氮的工艺,这可是净化水质的一个常用且有效的小窍门哦!

什么是吹脱法去除氨氮?

简单来说,吹脱法就是利用气体的吹扫作用,将水中溶解的氨氮(主要是以氨氮NH₃-N和亚硝酸盐氮NO₂-N形式存在,它们都能被吹脱)通过空气或蒸汽的气泡带入气相,从而从水中去除的一种水处理方法。这个过程有点像给水“换换气”。

为什么吹脱法能去除氨氮?

关键在于利用了氨氮在特定条件下(主要是pH值)会挥发(从液相转移到气相)的特性。

1. 化学平衡原理: 水中的氨氮存在一个平衡体系:

NH₃ + H₂O ⇌ NH₄⁺ + OH⁻

这个平衡会随着水溶液的pH值变化而移动。

2. 提高pH值: 当我们向水中通入空气或蒸汽,并提高水的pH值(比如加碱,常用的是石灰水Ca(OH)₂或纯碱Na₂CO₃)时,平衡会向左移动。这意味着更多的NH₄⁺会转化为气态的氨气(NH₃)。

NH₃ + H₂O (气相) ⇌ NH₄⁺ + OH⁻

3. 气体交换: 提高了pH值,溶液中氨气的分压增大。当空气或蒸汽以气泡形式通过水面时,这些氨气就会溶解在气泡中,随着气泡一起被“吹”出水面,从而离开水体。

吹脱法去除氨氮的主要步骤:

1. 调节pH值: 这是关键步骤!需要将水的pH值提高到足够高的水平,通常控制在11以上。pH值越高,水中氨的挥发效率越高,但过高会增加运行成本和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如钙盐沉淀),所以需要优化。同时,加碱也可能带来硬度问题。

2. 加热(可选但推荐): 提高水温可以增加氨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加快挥发速率,降低所需气水比,提高处理效率。通常温度控制在30-40°C左右。

3. 通入气体(空气或蒸汽):

空气吹脱: 成本较低,但效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在低浓度氨氮或pH值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需要较长的接触时间。

蒸汽吹脱: 效率更高,接触时间更短,但能耗较大。蒸汽还可以兼作加热介质。

气体通过填料塔、喷淋塔或直接鼓入水中,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

4. 气液分离: 被吹脱出来的氨气会随气体一起排出。需要设置尾气处理装置,例如用碱液喷淋吸收残余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对于低浓度氨氮,有时简单的开敞式曝气也能达到一定效果。

5. 后续处理(有时需要): 如果加碱导致水体硬度升高,可能需要进行软化处理。吹脱后水中的pH值也需要调整到正常范围。

吹脱法的特点:

优点:

技术成熟,操作简单。

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尤其使用空气时)。

对低浓度氨氮有一定效果。

缺点:

受pH值影响很大,需要精确控制。

效率受温度影响显著。

对于高浓度氨氮,处理成本会升高,能耗也大。

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如高pH下的钙盐沉淀,或尾气排放)。

处理效率受气体(空气/蒸汽)流量和接触时间影响。

总结:

吹脱法去除氨氮,核心就是通过调高pH值和通入气体(空气或蒸汽),促使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气态氨并挥发掉。虽然它有局限性,比如对高浓度氨氮效率不高、受pH和温度影响大等,但对于一些中低浓度的水体(如生活污水、养殖废水预处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实用且易于理解的水质净化小窍门。掌握好调节pH、控制温度和气液接触这几个关键点,就能有效利用吹脱法来改善水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