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揭秘血压真相:轻松理解数字背后的高血压标准(从1到100,哪个数字最听话?)

揭秘血压真相:轻松理解数字背后的高血压标准(从1到100,哪个数字最听话?)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关于“高血压标准”的话题,不必因为一谈到高血压就感到紧张。接下来,让我们借助中医的智慧,一起来更全面地认识这个问题。

一、探究祖先如何看待血压。通过古老的中医诊断方式,我们可以感知血压的“高低”。

不要以为血压是现代医学的专利,实际上在古老的《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相关论述。虽然古代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具体数值如高压120、低压80,但老中医通过摸脉,如弦脉、洪脉、细脉等,可以感知血管的“状态”。血压过高可能提示身体内有“实火”,如肝阳上亢、风痰上扰,需要调理气血、泄火通气;而血压过低则多提示“虚症”,如气血不足,需要补养身体。中医注重身体的整体感受,旨在让身体真正感受到舒适,这才是血压的“最佳状态”。

二、面对多种现代血压标准,我们该如何选择?

目前全球的血压标准众多,我们主要参考了世界卫生的标准,但并未完全照搬。正常的血压范围高压在90-130mmHg之间,低压在60-80mmHg之间。在这个范围内上下波动都是正常的。例如高压120今天和明天是130都是正常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的体质、饮食与外国人有所不同,因此标准也需要适应我们的身体情况进行“本土化”调整。

三、关于一级、二级、三级高血压,该如何应对?

如果高血压值在130-139/80-89mmHg范围内,这是正常范围的较高值。例如,由于加班或争吵导致血压暂时升高的情况下,不必惊慌。调整生活习惯即可,如少吃盐、早睡、适当散步等,无需用。

对于一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很多人一看到高血压就急忙用,但实际上70%-80%的人并不需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早睡、饮食调整、练习八段锦等可能使血压自行下降。中医调理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往往比单纯用更治本。

二级(160-179/100-109mmHg)和三级(≥180/≥110mmHg)的高血压需要重视,但不必过于紧张。二级高血压需听从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用;三级高血压则属于高危需尽快就医。中医可以辅助治疗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让你在用的同时也能感到舒适。

四、中医的智慧:你的血压是否“适合你”?

不要被数字所困扰!有人天生血压偏低90/60也能活力四射;有人年纪大了血管硬化即使血压达到140/90但没有症状也不必焦虑。就像穿鞋一样,合脚最重要,血压也需要“合身体”。警惕“物依赖”!长期吃身体可能会“偷懒”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中医主张通过改善体质从根本上稳定血压如减少肚子脂肪、补充气血等。

轻松小贴士:

1. 测血压前先静一静:坐5分钟心情平静后再测。

2. 记个“血压日记”:记录每天的血压、饮食、心情找出影响血压的因素。

3. 试试“中医小妙招”:如内关穴、太冲穴来放松身心。

血压是身体的“晴雨表”不要只盯着数字!中医看血压如同身体的交响乐五脏六腑协调配合气血运行顺畅血压自然听话。下次测血压发现数字高了先自我反思最近的生活状态如是否熬夜、压力大、吃得太咸等。关注我们了解不同体质如何调理血压如痰湿体质如何化痰减脂阴虚体质如何滋阴降火等。温馨提示本文仅为科普分享具体调理还需听从医生的建议。


揭秘血压真相:轻松理解数字背后的高血压标准(从1到100,哪个数字最听话?)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