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文艺新星:刘子微的璀璨之路】
光明日报记者夏静与通讯员吴卉仙程晓带来独家报道,展现了京剧舞台上熠熠生辉的艺术家——刘子微的风采。她凭借卓越的才华和不懈努力,两度荣获戏剧梅花奖,并被赞誉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刘子微,身为武汉京剧院的院长,以时尚而有活力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的耳环闪烁着光芒,时尚的发型让人眼前一亮。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她展现出爽朗干练的气质,声音清脆悦耳。走进她的办公室,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蓝白相间的地毯、五颜六色的戏服以及落地镜中演员们挥汗如雨的身影,让人感受到京剧的魅力。
近日,刘子微携京剧《母亲》参加第十三届艺术节,引发了广泛关注。在赴天津前夕,记者走进了武汉京剧院,聆听了这位剧院“掌门人”分享她与京剧之间的深厚情缘。
刘子微的成长之路与京剧紧密相连。她在剧院长大的过程中,受到母亲汉剧青衣和父亲戏曲爱好者的熏陶。她师从京剧名家杨菊萍、王婉华等,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她并未因此满足,依然追求进步,在戏曲学院研究生班深造,得到了孙毓敏、刘秀荣等京剧前辈的指导。
大约之前,戏曲导演石玉昆向刘子微推荐了《三寸金莲》的剧本。她被剧中角色戈香莲深深吸引,并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凭借过硬的跷功成功塑造了这一角色,并荣获第22届戏剧梅花奖。
时隔多年之后,刘子微再次挑战自我,在京剧《母亲》中艺术化地还原了葛健豪的传奇人生。她对英雄母亲葛健豪的演绎已持续之久。当她在话剧《母亲》中看到“葛健豪”这个角色时,便深深地被其吸引,期盼有一天能在舞台上完美塑造这一人物。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角色,刘子微在创排京剧《母亲》期间多次前往湖南采风,与烈士蔡和森纪念馆前的两位母亲进行深情对话。她不仅塑造出小脚所展现的角色的坚毅与气宇轩昂的形象,还尝试将传统京剧与话剧、山歌、合唱、交响乐等艺术表演形式相融合,使京剧艺术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刘子微从未满足于现状,从创排《洪荒大裂变》开始,她就一直在探索京剧的创新表达。她的独特表演风格和多样的舞台样式引起了观众和专家们的关注和讨论。后来,她又陆续在《贵妇还乡》《生活秀》《水上灯》《美丽人生》等作品中尝试不同的演绎方式。
除了创作和演出之外,身为剧院之“掌门人”的刘子微还倾注大量心血培养青年人才。她启动“薪火相传、名师传艺”项目,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培育新苗;推出“每月一星”活动,为青年演员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她坚信,京剧艺术的传承需要跨越时空、地域、文化的界限,并强调回归人性才能形成感动人心的力量。
在采访那天,青年演员们依然亲切地称呼刘子微为“母亲”,这一声“母亲”不仅表达了对角色的爱戴之情,更表达了对这位领导和长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刘子微强调他们这一代演员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并呼吁大家共同努力让京剧艺术发扬光大。这不仅是对京剧的传承也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共同期待刘子微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继续展现璀璨的光芒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演出和文化贡献。(来源:光明日报 202X年X月X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