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4年5月以来,接连发生的锂电池储能电站火灾引起了全球关注。从圣地亚哥市Otay Mesa Gateway储能电站到Moss Landing储能电站的火灾,再到德国和英国的储能项目,这些持续了长达16天的火灾事件让人们再次聚焦于储能安全的问题。
截至2025年1月,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储能已超百起。储能系统存在的火灾、设备故障等安全隐患,已成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随着行业从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储能系统的安全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储能燃烧试验是衡量储能系统安全性能的重要标准。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行业不断创新,打破了传统试验的边界。2025年6月11日,海辰储能于上海SNEC展会上首次公开披露了其∞Block 5MWh储能系统的开门燃烧试验完整成果,这是行业内全球首次开展的开门燃烧试验,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与传统的闭门燃烧试验不同,开门燃烧试验能够模拟电池包在更极端条件下的燃烧情况。传统的闭门燃烧试验因箱体相对密闭,内部氧气有限,燃烧相对较不剧烈。而开门燃烧试验则触发预制舱柜门全程敞开,使得内外氧气流通量激增,形成“无约束燃烧”环境,燃烧更为猛烈和明显。这种试验更能检验产品的终极安全性能。
经过长达15小时的极端条件下的充分燃烧后,海辰储能的5MWh触发预制舱体结构依然保持完整,相邻三个箱体均未出现热蔓延。这一成果通过了超越行业标准的极限试验验证,展现了海辰储能20尺∞Block 5MWh系统结构的安全防护能力,成功突破了“开门+极限间距+长时燃烧”的多重考验。
在储能安全领域,“早预警、早处置”是行业的首要目标。通过传感器、BMS监测等手段进行提前研判,以减少的发生。而当发生后,如何有效抑制热失控蔓延、减少财产损失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燃烧试验通过模拟火灾场景,对储能系统的关键指标进行测试,全面检验和评估其在火况下的安全性能。
除了海辰储能之外,阳光电源、比亚迪、华为数字能源等企业也开展了储能火烧实验。当前大规模燃烧测试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各企业主要基于自家产品来定义测试工况。制定更加统一和严格的标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储能规模的扩大,储能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已成为市场和用户评估其应用价值的核心要素。为了更贴近真实场景,模拟多样化的极端失效工况,企业需要精心设计燃烧试验方案。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深入了解产品在火灾场景下的弱点和缺陷,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也能实现技术突破,为储能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如海辰储能采用的先进技术和材料,如纳米级隔热材料、多层级的隔火、耐火和防火材料等,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也为整个储能行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储能大规模燃烧试验的意义远超试验本身。它是对储能系统安全性能的严格检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安全水平,规范市场秩序的强大动力。海辰储能此次在全球范围内的开门极限燃烧试验的成功,不仅展示了其在技术创新与品质管控方面的实力,也为行业在安全标准制定与测试方法创新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参考。随着行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更为标准且严苛的储能燃烧试验方案,助力储能产业迈向更安全、可持续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