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纪年、纪日、纪时系统,其内涵丰富,奥妙无穷。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不仅是干支系统中的“天元”,更蕴含着五行的生克变化和阴阳的交替流转,是化五运的重要依据。甲乙属木,象征生发与成长,丙丁属火,代表热情与光明,戊己属土,体现承载与厚重,庚辛属金,象征收敛与坚固,壬癸属水,代表沉潜与流动。这五组干支组合,分别对应着木、火、土、金、水五运,每一运均有太过、不及、正常三种情况,影响着自然界和人体的变化规律。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则定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气候状态。地支不仅纪时,更与方位、季节、脏腑等相对应,如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其内部藏干也揭示了五行之气的潜藏与变化。天干化五运,地支定六气,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医理论中推演年岁气候变化、预测人体疾病发病规律的重要框架,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