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老周!这次我要和大家聊聊银发经济中的智能电视适老化问题。
最近听到某品牌销售经理抱怨说:“我们为所有适老化机型配备了语音遥控,但后台数据显示,很多用户在首次使用后三个月内就不再使用。”这揭示了行业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企业在追求高科技的忽视了老年用户的需求。
在广州海珠区家电卖场观察了几天,我发现张大爷的经历很有代表性。他使用语音功能时,需要严格按照“打开电视”等指令来说话,但老年人往往习惯性地简化指令。例如,“换台”这个简单的指令,后台日志却显示存在大量的错误触发。张大爷的一句话,“我闺女买的语音功能,还不如我直接按数字键快”,直接点出了当前智能电视适老化研发的问题所在。
目前行业存在的三大误区是:过度依赖技术导致用户体验下降、功能的不信任引发的排斥链反应以及服务断层带来的二次伤害。对于老年人来说,一些智能电视功能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被他们所信任,甚至引发误操作扣费等问题。服务思维也存在问题,有些电视服务并未真正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真正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并进行适配。下面我们具体谈谈这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技术过剩症”。有些企业为了追求技术的先进性,投入大量研发资源提高电视的智能化程度,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如此先进的技术。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老年人更倾向于使用遥控器,而不是语音控制。企业在研发产品时,应该更多地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单纯追求技术进步。
第二个误区是信任缺失引发的功能排斥链反应。老年人对新技术的信任度不高,他们害怕误操作导致不必要的扣费等问题,因此即使是一些实用的功能也会被老年人排斥。企业在设计产品时应该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建立起老年人的信任机制让他们放心使用产品。
第三个误区是服务断层制造二次伤害。一些智能电视的功能让老年人感到困惑甚至出现二次伤害的问题。例如语音助手突然蹦出会员续费提醒等而且厂家客服的处理方式也常常让人难以接受企业应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让老年人感受到温暖和关怀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建立离线语音库适应老年人的操作习惯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同时重视案例学习和经验分享共同探索银发经济的未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企业通过适配老年人的习惯和需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比如河南许昌的经销商老陈通过调整电视的开机设置使得老年人的使用更加便捷同时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建立老年科技测评小组来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并据此进行产品研发和服务优化。这些实践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启示那就是要真正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并据此进行适配。
如果你对银发经济感兴趣欢迎和我一起交流探讨我可以分享一些内部资料包括研究报告和文件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探索银发经济的未来发展抓住行业的新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