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马伯庸更为人所熟知的别名是“马亲王”。关于这个称号的来源有着诸多传说,而他本人透露,这个称号源于他刚接触互联网时加入的一个网络论坛。当时论坛里的其他成员都选择了一些奇幻的头衔,如国王、女王等,而他因为加入较晚,只能选择一个相对不起眼的“亲王”。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称号一直沿用至今。
马伯庸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作家,不仅创作了热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原著,还是一位作品丰富的高产作家。除了电视剧开播时在朋友圈晒出与电视屏幕的合影,他鲜少与剧有亲密接触。他曾经在外企工作了十年,每天忙于制作PPT和工作报表。成为全职作家后,他的爱好和工作几乎全部聚焦于挖掘历史资料中的传奇故事。无论是《长安十二时辰》,还是他之前的作品如《殷商征服史》、《风起陇西》、《古董局中局》、《三国》,都展现了他对历史的热爱和深入挖掘。
马伯庸是一个极度热爱写作的人,每当投入到创作中,就会越写越开心,甚至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长安十二时辰》这部作品的灵感就来源于他在知乎上的一个问答。当时,他看到一个关于为电子游戏《刺客信条》写剧情的问题,立刻想到了他钟爱的唐代长安城。他将冒险者的身影想象在月圆之夜的大雁塔上跃下,火红灯笼从朱雀大街延伸到曲江池,这一场景让他兴奋不已。于是,他凭借对历史细节的精准把握和丰富的想象力,信手写下了几千字。随着写作的深入,他的创意越发膨胀,希望创作出节奏更加快速、故事结构更加精密复杂、角色特质更接近现代认知的作品。简单来说,他希望呈现的是一个发生在国际大都市的现代故事,背景虽然是古代但感觉却是现代都市的氛围。在创作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并非故事和人物本身,而是如何精准描绘历史细节。为了还原长安城的细节,他做了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是大量的阅读和研究历史书籍和资料;另一方面是实地探访西安并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地方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创作过程中他还经常到图书馆的低幼童书自由阅览区寻找灵感和安静的环境以便更好地投入写作。
在创作过程中他不仅注重历史的准确性还善于将历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现代气息的历史题材作品。《长安十二时辰》中的角色塑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通过实地考察和历史研究塑造出具有真实感和现代气息的角色形象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并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小说出版后导演面临了将书中描写转化为影视的挑战但马伯庸更注重在写作过程中的自我满足他享受在历史背景下发挥想象力的过程喜欢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创作因为这样能给他带来更大的挑战和满足感。如果他能够回到过去任何一个朝活的话他选择宋朝的理由很实在——“宋朝吃得好”。如果以宋朝为背景写书的话他想多讲讲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因为宋朝是一个市民文化发达的时代说不定我们可以期待下一部以宋朝为背景的作品——“汴京十二时辰”。他的创作理念和才华让我们期待他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历史题材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