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正比例函数的一般表达式是 y = kx(其中 k 是常数)。其图像必定会经过原点以及由斜率 k 决定的点。
2. 一次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为 y = kx + b(注意 k 不等于 0)。当 k 大于 0 时,函数的图像位于第一和第三象限;而当 k 小于 0 时,图像则位于第二和第四象限。
3. 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n-2) 180,其中 n 代表边数。而外角和则是固定不变的 360。计算对角线条数,我们可以使用公式 n (n-3)/2。
4. 相较于平行四边形,菱形具有独特的性质,包括四边等长、对角线垂直且互相平分等。
5.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表达式是 y = k/x。图像上的点与原点及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k/2|。当 k 值大于 0 时,图像处于第一和第三象限;而当 k 小于 0 时,图像则在第二和第四象限。
6. 二次函数的一般表达式是 y = ax + bx + c(其中 a 不等于 0)。其顶点式可表达为 y = a(x-h) + k,对称轴为 x = h。顶点的坐标可以表示为 (h, k)。
7. 圆的基本性质包括:它是轴对称图形,并且直径垂直平分圆周上的任意弦等。
8.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有:其斜边上的中线长度等于斜边的一半等。
9. 判断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个数,主要通过判别式 b-4ac 的值来确定。计算交点的方法则依赖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包括:对边平行且长度相等,对角相等,以及邻角互补等。等腰三角形具有两边相等、两底角相等、高线垂直平分底边等性质。对于二次函数 y = ax + bx + c(其中 a 不等于 0),当 a > 0 且对称轴在 y 轴右侧时,a 和 b 的乘积为正数。函数 y = x + 2x – 3 可以转换为顶点式 y = (x + 1) – 4。矩形的特性是所有边等长,且四个角都是直角。在二次函数 y = ax + bx + c 中,当 a 值较大时,离对称轴越近的 X 值所对应的 y 值波动越大或越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可以通过公式 (-b √(b-4ac)) / (2a) 来计算。由平行四边形证明其为菱形的方法包括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等。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包括边边边相似等规则。关于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如果 X1 和 X2 在函数上取值相等,那么它们关于对称轴对称。对称轴的计算方法是 X = -b/2a。代数中的基本公式包括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由平行四边形证明其为矩形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证明一个四边形具备矩形的所有特性。计算 |2-√5| 的值为 |-√5|/√5-(根号下)的平方根。中位数的定义是对数据进行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为最中间的那个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证明半径垂直于该直线;二是在直线上作圆的切线并证明其为半径所在的直线且与半径垂直平分弦段等长距于圆心的线相交于点。不同形状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各不相同,如平行四边形、梯形、矩形和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有其独特性,这里不再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