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樟树市经楼镇后窑村,茶韵与戏曲声交织成一幅美妙的画卷。今年五月,白根保一家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他们用非凡的艺术才能见证了采茶戏的古老魅力和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传递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庭,了解他们如何用情怀和担当诠释对艺术的坚守与传承。
白根保的家族与经楼采茶戏紧密相连,这门传统艺术已经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从田间地头到戏台之上,从老一辈的言传身教到年轻一代的创新演绎,他们家族让经楼采茶戏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这份热爱与坚持,源于父辈的熏陶和启迪。
白根保的父亲白崇贤是当地著名的二胡乐师,母亲唐菊珍嗓音清亮,热爱唱戏。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能让乡亲们欣赏到戏曲表演,唐菊珍与好友一起成立了戏班,购置乐器、缝制戏服,在村头搭台唱戏。夫妻二人一唱一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此基础上,他们组建了第一个农民剧团——经楼采茶剧团。
从小,白根保便跟随父母学习采茶戏,六岁时就开始在戏台边学习打鼓。他不仅继承了父辈的技艺,更立志要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他深入研习乐器的演奏,全面理解角色的情感与塑造,坚定地肩负起传承采茶戏的使命。
传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九十年代,面对社会变革的冲击和演员离团谋生的情况,剧团一度陷入困境。白根保夫妇坚守初心,四处聘请老师、招募新人,筹措经费以维持剧团的运转。他们甚至开过餐馆以筹金,虽然餐馆能带来一定的收入,但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最终他们还是选择回到舞台上。他们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效,剧团逐渐走出困境,开始涅槃重生。如今,剧团的足迹遍布多个省份,累计演出近万场,观众超过数百万人次。
时间流转,新生代的力量开始崭露头角。在父母的影响下,白亭亭作为剧团的新生代,从小就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不仅学会了唱腔,还尝试将流行音乐融入采茶调中,并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经楼采茶戏,吸引了不少年轻粉丝。为了让传统戏曲贴近时代脉搏,她还参与创作,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剧目中。白根保一家以及整个剧团的创新与突破,让古老的采茶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个家庭以及整个剧团在传承采茶戏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与汗水。他们不仅收获了诸多荣誉,更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承的践行者。一方戏台、三代人的坚守见证了文化传承的力量。他们用情怀和担当书写了一段动人的故事,是经楼采茶戏的守护者,也是新时代乡风文明的传播者。他们诠释了对艺术的热爱与坚守传承的精髓为新时代乡风文明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也彰显了他们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