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经常能在短视频和各类情感文章中看到“白月光”这个词频频出现。很多人表示,在每个男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个永恒的白月光,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道光都会永远熠熠生辉。甚至有人说,即使白月光本人站在眼前,也无法与记忆中那个完美无缺的影子相抗衡。白月光真的拥有如此强大的魔力吗?是因为无法得到才让人如此痴迷吗?
实际上,许多男人的心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人。这个人可能是高中时期坐在后排的那个总是扎着马尾的女同桌,也可能是大学社团里嗓音迷人的学姐,还有可能是工作中办公室里那个温柔且能力出众的同事。这些人之所以成为“白月光”,大多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着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或许是因表白被拒绝,或许是因各种原因导致分手。
那么,为什么那些无法得到的人会被视为白月光呢?这与人性的“脑补”能力有关。心理学上的“蔡格尼克效应”告诉我们,未完成的事情或没有结果的感情,更容易让人念念不忘。就像你追的剧,在剧情时突然断网,那集剧情会在你脑海中反复循环多天。对于男人来说,对于得不到的人也是如此,因为没有在一起,所以会不断想象如果在一起会多么幸福,将对方的优点无限放大,缺点则被忽略不计。
还有一种情况是,白月光的出现时机非常特殊。在我们青春年少、充满爱情幻想的时期,遇到的人即使很普通,也会因为“青春滤镜”而显得特别耀眼。例如我父亲,总是讲述他年轻时喜欢的女孩。那个女孩是下乡的知青,会弹手风琴,在我父亲的描述中,她如同电影中的女主角。我虽见过他们的合照,那女孩穿着朴素的蓝布衫,看起来如同邻家女孩,但在父亲的回忆中,那段时光是他一生中最自由、最无忧无虑的,因此那个女孩也被刻进了他的回忆里,成为了永恒的白月光。
“每个男人心里都有白月光”的说法过于绝对。我身边有很多直男,他们的感情经历简单直接,没有机会把谁当作“白月光”。至于“白月光现身也打不过记忆里的白月光”,现实往往比想象更为真实残酷。即使白月光保养得再好,多年后重逢,两人的思想和三观也可能不再合拍。而且,真正成熟的男人能够分清现实与回忆。
归根结底,白月光不过是人们给自己感情加上的一层美颜滤镜。偶尔怀念过去是正常的,但如果因为所谓的“白月光”而对现在的生活挑剔,甚至产生影响,那就不值得了。感情里哪有什么完美无缺的人?白月光的完美只存在于我们无法得到的记忆中,因为分开太久,我们忘记了对方的缺点。与其执着于记忆中的虚幻影子,不如好好珍惜身边那个愿意和你共度日常生活、柴米油盐、吵吵闹闹的人。毕竟,能陪你走过漫长岁月的,是真正的伴侣,而不是活在回忆里的“白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