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深夜里偶然刷到一个短视频,镜头扫过街头的人群,记者询问:“谁是你生命中最深爱的人?”有的人回答是妈妈,有的人说是相伴多年的伴侣,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则回答:“是我心爱的玩具娃娃。”在欢笑背后,我感到了某种莫名的悲伤——我们总是在外界寻找爱的答案,却忘记了内心深处其实早已有一个最珍贵的爱的源泉。
从少女时始,我们仿佛被困在一个名为“女性框架”的之中。幼儿园的老师和青春期母亲的叮嘱,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符合社会期待的女孩。成年后,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更加严苛,仿佛我们存在的价值只能以“贤妻良母”来评判。于是,我们学会了调整自己的笑容,压抑自己的梦想,甚至将自己的委屈化作深夜独自品尝的苦酒。我们的灵魂似乎成为了一株在“为别人而活”的土壤中扭曲生长的盆栽,镜中的自己变得越来越模糊,那个原本真实的自我逐渐在忙碌和压抑中迷失。
我的好友小夏曾向我倾诉她的困惑。她多年如一日地为丈夫筹备生日惊喜,却在某个寒冷的凌晨三点,面对冷掉的蛋糕突然惊醒,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为自己而活。当我们把“爱”变成了单向度的付出,当我们背负着沉重的“应该”逐渐失去自我,那些被压抑的渴望和真实感受最终会化作刺痛人心的刺。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告诉我们,只有首先满足自身的需求,才能获得真正的爱的能量。
爱自己,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而是一场深刻的灵魂觉醒之旅。我们需要真实地面对自己。就像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所写,我们需要拥有自己的物理空间和精神自留地,去关注那些被忽略的小情绪,去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我们要学会温柔地接纳自己。不再与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为敌,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的每一个部分,包括那些沾满风沙的裙摆和不再年轻的容颜。我们要勇敢地成长。像那位在大理民宿的女主人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生活方式,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价值和意义。
当女人开始把爱的根系扎进自我土壤的深处时,奇妙的改变便会发生。她们不再依赖别人的认可来建立自我价值,而是学会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她们不再在患得患失中消耗能量,而是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幸福和满足。她们懂得种玫瑰、修花园,为自己撑起一片晴空。当她们学会在孤独时与自己对话,她们便会明白:这世上最动人的情诗,是自己写给自己的情书。
暮色四合时,我看到一个姑娘抱臂取暖,对着玻璃中的自己微笑。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当我们不再向外寻找爱的答案,当我们学会与自己并肩作战时,那个已经活成最璀璨太阳的女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真正的爱自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被爱的人,一个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并与之共享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