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手机的安兔兔仅为12000分,而如今搭载顶尖处理器如高通骁龙888的手机安兔兔已经飙升超过70万分,可见手机性能有着惊人的提升。十年间,不仅手机性能有了巨大的飞跃,手机的充电技术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前,主流手机的充电功率普遍较低,而现在已经有多家厂商实现了百瓦级别的充电功率。这些都是科技发展的杰出成果。
虽然十年过去了,人们在关注手机性能的也逐渐意识到电池续航和充电效率的重要性。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充电的好坏并不仅仅取决于功率大小。
在很多人眼中,充电可能只是简单地插上充电线就可以了,但事实上,做好充电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这其中包含了电源适配器、线缆、PMIC集成电源管理电路和电池端等多个组成部分,同时还需要考虑温度控制、安全性、兼容性等关键因素。
回顾这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充电技术是如何一步步进步的。十年前,“五福一安”是市场的主流,随后U IF正式颁布了U BC 1.2充电协议,最大功率达到了7.5W。到了2013年,高通发布了QC1.0快充协议,功率进一步提升。快充方案也从高压小电流逐渐过渡到低压大电流。
特别是OPPO推出的闪充技术,不仅将充电功率提升到20W,而且采用了创新的低压大电流方案。为了实现大电流传输,OPPO对充电线的micro端进行了改进,采用了7针设计,并在两端增加了针脚,铜片也比普通充电线更宽。这样的设计不仅保证了充电的效率,还提高了充电的安全性。
快充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看销量就知道了。OPPO的VOOC闪充凭借“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卖点迅速占领市场。此后,快充成为中高端手机产品的标配,各种新技术如U3.1、Type-C接口等也开始普及,PD等充电协议得到推广,高功率快充快速发展。
在手机充电过程中,电压电流的转换是关键,高功率充电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业界采用了GaN材料等技术,以有效控制体积和成本。手机充电的瓶颈在于电池,而电池的充电倍率是决定充电速度的关键因素。目前,超过100W的快充普遍采用6C的电芯。高倍率电芯虽然带来了更高的充电速度,但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问题,各大厂商纷纷推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其中,OPPO的夹心式安全电池技术最为引人注目。该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电池在各种场景下的安全性能。OPPO还推出了一系列其他技术,如隔离型电荷泵技术、低阻抗熔丝等,以提高充电的高功率和效率。
OPPO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实现了高功率充电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从目前来看,OPPO在快充领域的研究依然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对于安全的保护更是体现了对消费者的负责。期待OPPO未来能持续创新,推出更多先进的快充技术,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