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晨报道自凹非寺
量子位观察报道,公众号 QbitAI整理分享
最近,Karpathy大神的演讲视频公开亮相,其精彩内容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被许多人誉为2025年值得一听一观的重要分享。这次演讲是在YC AI创业学校的活动中进行的,Karpathy不仅向AI研究者和开发者传达了深刻见解,还通过引用流行文化和电影来生动解释观点,使得非技术背景的观众也能轻松理解并收获颇丰。
演讲一开始,Karpathy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虽然软件在过去的70年中看似没有显著变化,但在最近几年里却经历了两次根本性的变革。他将软件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软件1.0时代、软件2.0时代和软件3.0时代。其中,软件1.0时代是传统的编程方式,人们通过编写代码指挥计算机完成任务。软件2.0时代则代表了网络的崛起,此时不再直接编写代码,而是通过调整数据集让优化器生成网络的权重参数。
Karpathy强调,当大模型崭露头角后,真正的巨变才出现。他所提出的软件3.0时代,即是自然语言编程大模型的新纪元。这一观点在ChatGPT发布仅两个月后就被他准确预见。
在演讲中,Karpathy揭示了关于大模型的三大看似矛盾的属性:工具、工厂和操作系统。他认为大模型同时具备这三种属性,就像公司训练大模型如同建设电力网络,前期投入大量资本搭建基础设施,后期则通过API按使用量收费。大模型的技术路线复杂,研发秘密集中在少数公司手中,类似于半导造的晶圆厂。大模型也是一个复杂的软件生态系统,类似于Windows或Linux系统。
Karpathy对大模型的超人类特性与局限性进行了探讨。他形容大模型拥有类人的心理特征,因为它们在人类数据上训练而成。这种心理特征是矛盾的:大模型拥有百科全书般的记忆,但同时也存在“认知缺陷”,如产生幻觉、缺乏自我认知等。
谈及AI应用的机遇,Karpathy认为当前最大的机遇在于构建半自主化产品。他以自身在特斯拉的五年自动驾驶研发经验为例,强调了“半自主化”的重要性。他认为不应完全依赖AI技术,而应提供“自主性滑块”,使人类始终掌握控制权。同时他也分享了自身尝试Vibe coding的经历,指出写代码相对容易部署困难的问题引出了重建基础设施的必要性使AI agent能够理解并操作现代软件。
Karpathy强调我们正处于软件3.0的起点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分享了对于想要进入科技行业的人的宝贵建议指出现在是掌握Software 1.0(代码)、2.0(模型训练)、3.0(提示词工程)的时代。想要观看Karpathy的精彩演讲视频请点击以下链接:[视频回放链接](www./watch?v=LCEmiRjPEtQ)。更多信息可查阅参考链接:[链接1(/karpathy/status/67217925)了解更多资讯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