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网购的盛行,快递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快递的“最后100米”配送问题一直是电商物流的一大难题。原本应该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快递,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并没有达到消费者的预期。
从收到包裹通知短信的那一刻起,许多用户发现,他们通常只能依赖快递柜来领取包裹。快递员往往选择直接将包裹放入快递柜或代收点,这种不沟通就直接投放的现象愈发普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规范快递员的行为,避免未经沟通的投递行为。
在实际走访中,我们发现智能快递柜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多个小区内,无论是丰巢还是菜鸟驿站等快递柜几乎都处于满载状态。很少有快递员会主动送货,除非是一些有特殊服务的快递公司,如顺丰和京东。
这种情况给许多消费者带来了困扰。例如,艾女士在双十一购物狂欢期间购买了大量商品,却接连收到多条取件信息,不得不与家人一起出门取件。更糟糕的是,她曾遭遇快递员不沟通直接将重物放入快递柜的情况,给取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市民李女士也有类似的抱怨,比如快递柜空间不足、快递员不沟通就随意放置包裹等。
虽然有些消费者理解快递员的做法,认为这样方便自己下班后直接取件,但也有消费者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快递员也有自己的难处。在派送高峰期间,逐一送货并不现实,而且很多快递员面临人手短缺的问题。为了提高配送效率,很多快递员选择使用快递柜存放包裹。《办法》生效后,未经沟通就将包裹放入快递柜的快递员将面临罚款的风险。部分快递员可能会选择冒险存放包裹以规避风险。
快递柜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系统故障、漏发取货码等,这也增加了纠纷的风险。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快递员为了提高派送效率和增加收入,仍然倾向于使用快递柜。一些有经验的快递员会根据判断用户是否在家来决定是否使用快递柜,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对于一些特殊商品如生鲜食品等,为了确保商品安全和消费者满意度,他们会选择送货或者与消费者沟通后再放置包裹。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快递公司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等压力。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快递入柜成为了无奈的选择。考虑到成本、效率和收入的平衡,选择快件入柜可能成为最实际的选择。部分快递员甚至不惜自掏腰包选择投柜来最大化收入潜力,这也是行业压力下的现实选择之一。但我们也要呼吁快递公司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加强沟通协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金海岸工作室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