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面包中的秘密:探究脱氢乙酸钠的作用与安全性——面包里为何添加脱氢乙酸钠?过量摄入会有何影响?

面包中的秘密:探究脱氢乙酸钠的作用与安全性——面包里为何添加脱氢乙酸钠?过量摄入会有何影响?

最近,关于一种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起因是一位博主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显示了一块放在地面上的月饼,很快吸引了一群蚂蚁前来。通过观察,博主发现蚂蚁在接触月饼一段时间后行为变得迟缓,甚至有几只蚂蚁停止了活动。博主据此推测,月饼中的脱氢乙酸钠可能是导致蚂蚁死亡的原因。

这一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并引发了大量模仿。甚至有传言称,一批我国出口到韩国的月饼因含有脱氢乙酸钠而被退回,原因是韩国禁止在月饼中使用这种添加剂。

今年3月,卫健委发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对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使用范围进行了调整。新标准取消了在某些食品中的使用规定,并减少了在腌渍蔬菜中的用量。这一调整将于2025年2月8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消息被一些营销号误读为“全面禁用脱氢乙酸钠”,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担忧。

那么,脱氢乙酸钠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作剂。由于其能够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避免食品霉变,且成本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其抑菌效果几乎不受酸碱度的影响,可以在多种食品中发挥作用。

根据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脱氢乙酸钠可以用于多种食品,包括面包、糕点等,最大使用量在0.3g/kg至1g/kg之间。在面包和糕点中的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其对酵母和霉菌的抑制效果好,且只需添加极少量的量就能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脱氢乙酸钠还具备易溶于水的特性,不会给食品带来任何特殊味道或颜色,保证了食品的原有口感和色泽。

关于脱氢乙酸钠的安全性,有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大量长期食用可能造成一些健康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人们日常摄入的量远远低于实验中的有害剂量。关于网络上流传的“脱氢乙酸钠被禁用”的说法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我国对脱氢乙酸钠的使用范围进行了调整,以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与国际先进标准的同步完善。

对于新标准尚未生效期间,含有脱氢乙酸钠的食品是否还能食用的问题,专家表示,由于需要全面评估并给行业一个过渡期以进行调整,因此目前并未立即实施新标准。在过渡期间,现有的食品仍然可以食用。

脱氢乙酸钠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日常少量摄入含有该添加剂的食品健康风险较低。如果您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安全性有疑虑,可以购买时查看配料表确认是否含有此添加剂。我们应该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安全性问题,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食品安全标准的不断提升和完善,食品将更加安全、健康,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的饮食需求。


面包中的秘密:探究脱氢乙酸钠的作用与安全性——面包里为何添加脱氢乙酸钠?过量摄入会有何影响?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