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正月十五,即是传统的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这一天,吃元宵是北方和南方共有的习俗,只是制作方式有所不同,北方喜欢“滚”元宵,而南方则喜欢“包”汤圆。元宵是一种由糯米粉制成的圆形食物,内部填充着各种馅料,如白糖、玫瑰、芝麻、豆沙等,口感独特。最初的元宵被称作“浮圆子”,寓意团圆美满。那么,这小小的元宵背后,究竟蕴哪些“学问”呢?
在选购元宵时,我们需要留意以下几点。应该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如超市、农贸市场和便利店等,避免购买不明来源的散装元宵。如果购买的是预包装元宵,那么需要确认食品标签上的信息完整且真实。
观察元宵的颜色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新鲜的元宵颜色鲜亮,不会相互粘连,包装袋内也没有冰碴。它们的形状完好,没有裂口、裂纹和脱粉现象。
在选购元宵时,我们还需要通过嗅觉来判断其质量。散装的元宵应该具有糯米粉和馅料特有的香味。如果元宵已经变质,那么可能会有霉味或者油脂酸败的异味。对于预包装的元宵,一定要查看生产日期,谨慎购买临近过期的产品。
对于吃不完的元宵,储存方法也至关重要。最好将它们储存在零下18摄氏度的条件下。如果是家庭自制的元宵,可以直接放入冰箱速冻,然后在冻硬后分装到不透水的食品袋中冷冻保存,以避免交叉污染。食用前,只需取出一次食量,不需要解冻直接放入沸水中煮熟即可。建议现做现吃,不宜长期冷冻存储,以防变质。
在烹饪元宵时,无论是蒸煮还是煮食都要注意掌握好时间。待水煮沸后下锅,用小火慢煮,期间可以加入少许凉水。由于糯米粉不易煮透,因此需要沸腾3至4次后才可以出锅。如果元宵是冷冻的或者含有生肉及其制品的馅料,还需要适当延长煮沸时间,确保煮熟透。
至于高温油炸的元宵,由于其热量增加并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因此不推荐食用。
虽然大多数人都可以享用元宵,但有几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有食物过敏史的人在食用元宵前应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上的配料表或致敏原提示,谨慎食用。消化不良及消化道溃疡患者由于糯米粉大多不易消化,食用后可能会出现胃胀、反酸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因此这类人群应减少食用或避免在睡前及晚上食用。老年人和婴幼儿由于消化系统的问题,不建议食用元宵。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糖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元宵类型,如高血压患者选择低盐低脂的元宵,而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则不宜食用过甜馅料的元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