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的话
近期,重庆市发布了《关于提升制造业土地使用效益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以土地使用效益为动力,推动制造业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在此背景下,“以地论英雄”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
鉴于此,本报推出“重庆土地英雄寻找”系列报道,深入挖掘重庆各工业园区、商务楼宇、商业圈及企业内部,探究他们在提高“亩均效益”方面的显著成果,分享有效的实践经验和策略。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有一家公司的亩均产值已经达到行业的顶尖水平,达到500万至600万元,人均产值也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它就是位于江津德感工业园的重庆耐世特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是什么因素使得这家公司能够在亩均产值和人均产值上超越大多数同行,达到如此高度呢?让我们深入了解。
我们于10月11日参观了重庆耐世特的生产现场,看到员工们在总装线上紧张有序地工作。其研发团队不久前前往苏州总部,专注于满足新能源汽车客户对更高性能产品的需求。耐世特总经理龙宏彬表示,通过研发团队的持续优化和创新,公司已经推出了第8版技术方案,始终超越客户的期待。
重庆耐世特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从单纯的产品提供向解决方案转变的策略。这种转变不仅为客户创造了更高的价值,也提高了公司的附加值和利润。例如,公司最新推出的REPS产品,是全球少数能够生产这一“刚需”产品的公司之一。龙宏彬详细介绍了REPS作为CEPS的升级版,如何满足新能源汽车等大型乘用车的安全和舒适需求,以及其在技术研发方面的重大突破。
要提高工业企业的亩均产值,关键在于实现集约化布局和精益生产。走进重庆耐世特的生产车间,我们感受到设备摆放紧凑,空间利用到极致。龙宏彬解释说,他们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就考虑到了各工序和环节的顺畅衔接,避免浪费和干扰。尽管面临空间挑战,但他们仍计划引进新生产线,努力在机加工行业的亩均产值达到行业前列。
为了确保稳定供货并提升生产效率,重庆耐世特引入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在车间内,自动化的机械臂操作、生产管理系统对数据的实时记录和分析,都体现了数字化的深度融合。自2016年开始构建的数字系统每年都在更新迭代,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重庆耐世特通过技术创新、精益生产和数字化应用,实现了亩均产值和人均产值的高水平增长,展现了其独特的、深入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