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网络上出现了一张关于猫科动物的分类图,引发了一场关于动物命名的讨论热潮。其中,关于美洲狮的分类名称的问题成为了讨论的焦点。不少人在浏览时注意到,“美洲金猫”这一命名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事实上,这并非一个准确的科学名称。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的根源以及正确的命名方式。
在早期的探险活动中,欧洲人在美洲发现了一种大型猫科动物,当地人称之为“美洲豹”,而在欧洲则根据外形相似的特点被命名为美洲狮。这曾是这种动物的正式称呼,也是我们中文里的惯用称呼。随着更深入的科学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动物并不属于真正的狮子类别。林奈在1771年首次将其归于猫属,但是随着对猫科动物的研究加深,科学家发现美洲狮在进化过程中的分化明显与其他猫科动物不同。“美洲狮”不属于猫属的分类范围了,而是成为独立的Puma属物种。这一命名是经过了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历史命名的过程而确定的。
说到“金猫”,在中文里,“金猫”一词涵盖了亚洲金猫、婆罗洲金猫和非洲金猫等多个物种。其中亚洲金猫是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常被称为“金猫”。虽然起初亚洲金猫也被归类于猫属,但在后来的研究中被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金猫属。其拉丁文学名Catopuma就是由猫的拉丁学名“catus”和美洲狮的名称组合而来,反映出它介于美洲狮和普通猫之间的特点。显然的是,亚洲金猫和美洲狮虽然在外观上有相似之处,但从生物学角度看,它们的亲缘关系并不近。其他种类的金猫和美洲狮的关系也是各不相同。因此不能用某种近似外形来描述一种新的物种名称混淆动物科学命名的情况出现。至于被错误地称作“美洲金猫”,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学术名称。“美洲金猫”主要出现在非正式的科普资料和社交媒体上。某些网友可能因美洲狮与金猫的相似之处创造出这个词,它在某些非学术环境中被广泛传播开来。但实际上这种命名是不准确且错误的。“美洲金猫”这一称呼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且容易引起混淆和误解。因为美洲狮的命名由来与金猫并无关联;“美洲金猫”也不能随意把与外形相似的亚洲金猫的名字结合来命名;“美洲金猫”只是一个随意命名并不能准确表达它的科学属性和物种信息容易带来命名上的混淆对科学研究起到负面作用我们在认识或者宣传此种生物时候要避免继续使用错误的名字而引发的混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