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春天的到来,街区式商业再次迎来了顾客的高峰期,进入了一场新的商业竞赛。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了多个街区式商业项目,发现各大开放式街区都在进行品牌的更新和升级,引入了许多新颖的首店,旨在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人文氛围和个性化消费体验的追求。
太古里南区成为品牌重塑的热点区域。近期,这里已经引入了多家全新店铺,其中大多为首次在该区域开设旗舰店的品牌,如北京首家TOTEME旗舰店、HELLY HANSEN、KNOTIFY以及UPPERVOID等。小众零售品牌如耳机品牌OF HUNGER、服饰品牌Nana Jacqueline等也在积极进行装修准备。餐饮品牌如三出山、大公鸡小酒馆、费大厨等也加入了进来,进一步丰富了太古里的业态。这些新品牌的加入使得太古里南区更加时尚潮流,与商区的定位相得益彰。
除了太古里,其他的开放式街区也在积极进行品牌更新和硬件升级,以迎接消费者的到来。中粮祥云小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项目负责人介绍,近期这里引入了玛乌拉斯星球科技馆&游乐场等一系列新品牌,为市民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街区商业的硬件也在同步升级,比如升级观景台、绿化区域等,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街区式商业项目不仅在硬件方面进行了升级,还在软件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北京大吉巷采用“博物馆+商业”的模式,将项目内的院落打造成博物馆供消费者免费参观,并引入了大量的城市绿地。亮马小院也是街区式商业的代表之一,通过引入各种特色小店,满足消费者的休闲娱乐需求。
中际远大(北京)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赵理明表示,对于街区式商业而言,强化项目内部的互通性和引导人流是关键。商业战略专家潮成林则建议街区式商业项目在特色化、公共空间改进等方面做出努力,并结合夜经济通过多元化的夜间特色活动提升吸引力。
为了响应北京市商务局的号召,各个街区式商业项目也在积极改造提升街区环境和景观小品,并在拓展慢行系统、优化停车等方面做出努力,旨在进一步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这些措施不仅得到了资金支持,也使得街区式商业更具魅力和吸引力。北京商报记者王思琦也对这些举措进行了深入报道和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