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内心深处依然向往华为海思,电话传来的回复让我感到有些失落。但最终我还是保持平静,表示赞赏并送上祝福。
在争夺芯片研发人才的战场上,我似乎已经被华为海思这样的巨头击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失败,也反映出国内芯片创业企业在人才竞争方面的严峻形势。
人才是芯片企业发展的核心,尤其在研发领域。创业初期可以从原始团队开始,但后续扩张需要行业资源的支持。目前,芯片人才的培养速度似乎跟不上行业的快速发展。
像三伍微这样的芯片创业企业在国内众多,它们在经历初期创业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人才问题。高薪挖人成为解决人才问题的主要手段,导致用人成本不断上升,企业风险加大。投资机构开始规避风险,越来越多的PE/VC只投早期和后期项目,中期融资难度越来越大。
芯片创业的创业者们需要冷静思考,为什么芯片研发人员更倾向于选择华为海思这样的企业。除了其在行业中的标杆地位,还有其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优势,如让员工有荣誉感、贡献者必将得到回报,以及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随着对华为的禁售,华为海思更加重视芯片研发人才的引进。其成功不仅在于产品,更在于其人才战略的成功。
关于国内芯片研发人才的现状,从相关数据中可以一窥端倪:人才缺口巨大,预计到2021年总计人才缺口达26.1万人;尽管有大量的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毕业生,但真正进入行业的人数很少。上海、北京和深圳成为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供需最主要的三个城市,芯片研发人才的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芯片研发人才的成长需要时间,正确的成长路径和培养环境也至关重要。除了薪酬,芯片企业还需要打造以股权激励机制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供宽松愉快的研发工作环境,吸引那些对技术和产品有浓厚兴趣的研发人才。
当前,芯片设计行业研发人才争夺战愈发激烈。除了薪酬和梦想,吸引和引进研发人才还需要更多的方式。例如共同创业、打造快乐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技术吸引技术人才等。也要注重寻找和识别优秀的高潜力研发新人。
在此,我想说,每一个心怀梦想的人都在努力前行。在寻找芯片研发人才的道路上,我们会遭遇拒绝,但也会一次次重新站起来。因为被拒绝,说明我们正在走向成功。让我们携手在芯片行业的舞台上,用最美的才华照亮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