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友人一同驱车前往滇东南进行自驾游,从富宁县启程,一路疾驰在高速公路上。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行驶,我们走过了约三百一十公里的路程,最终抵达了蒙自市。
在蒙自逗留的三天里,我游览了七处风景名胜,包括南湖的美丽风光、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历史旧址、碧色寨的别样风情、周家宅的宁静氛围、泥苏小镇的别样体验、大屯海的壮丽景色以及先锋书店的文化气息。其中,给我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便是那所历史悠久的西南联大蒙自分校。
蒙自分校旧址纪念馆位于风景如画的南湖公园旁,使用导航便能轻松找到。纪念馆前设有一个小型停车场,方便游客停车。需要注意的是,该纪念馆下午四点半便闭馆,游客们需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参观。
当我踏入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纪念馆,内心深受触动,感慨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之前我并不知道西南联大在蒙自有分校的历史。通过参观纪念馆,我第一次了解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1937年卢沟桥事件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迁往长沙,组成临时大学,后改名为西南联大并迁往昆明。由于校舍紧张,西南联大的部分学院曾短暂迁往蒙自,这就是蒙自分校的历史由来。
在参观过程中,我第一次了解到当年师生们徒步“万里长征”的壮举。因经费紧张和战事严峻,许多师生无法乘通工具进入云南,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脚,徒步长途跋涉到达昆明。这一幕幕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个的年代里,西南联大师生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正如他们的校训“刚毅坚卓”所表达的那样。这种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我还首次得知,虽然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仅有八年(1938-1946),但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却堪称巅峰之作。在这短短的八年里,西南联大培养出了多位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一百七十四位两院院士以及一百多位人文领域的杰出大师。尽管学校条件简陋,校舍多为简屋和铁皮房,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却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热情和情怀,为的崛起而勤奋学习。这里汇聚了众多杰出的学者,如闻一多、陈寅恪、朱自清等,同时也孕育了杨振宁、邓稼先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这次参观让我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蒙自这座城市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