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爱情16》于2月2日晚正式登陆优酷平台开播,共有七集呈现给观众。剧中的剧情依旧围绕着象牙山的日常琐事展开,谢广坤的闹剧和宋晓峰丈母娘的故事等情节都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虽然剧中企业呈现出蓬展的态势,尤其是过年期间剧情连续播出两集之长,但对于期待看到赵本山老师精湛表演的观众来说,可能会感到些许遗憾。
赵本山老师在《乡村爱情16》中的出场时间较为有限,仅有的两场表演中,一场是热闹的过年群戏,另一场则是与媳妇的对手戏,主要讲述了儿子不成器的情节。这两场戏并没有太多的喜剧元素,反而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尽管如此,《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仍然深受观众喜爱。
除了喜剧元素,《乡村爱情》系列还满足了一大批学历不高、认知能力有限的观众的价值观需求。这一现象虽然普遍但却常常被电视剧所忽视。《乡村爱情》系列所展现的价值观仿佛是传统农业时代的残余,带有一种特殊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
如果我们以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剧中人物,会发现他们身上的悲剧色彩。如果将他们置于鲁迅先生的笔触下,他们可能会被描绘成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形象。但在《乡村爱情》系列中,这些角色却充满热情地展示着他们蒸蒸日上的生活,即便这种生活已经超出了农村生活的实际情况。
与传统的悲剧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乡村爱情》系列并没有呈现出怒其不争的态势。相反,它通过角色间的“争执”来制造笑点,提供观众所需的包袱和乐趣。这些角色利用自身的缺点来制造大量的喜剧效果,而不需要深入哲学或社会学层面的思考。这种方式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在经典文学作品中,角色的劣根性通常被用来表达悲剧价值,引发读者的悲悯和反思。但《乡村爱情》系列的观众可能并不具备阅读这些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在这部电视剧中,角色的劣根性并没有被用来表现悲剧,而是被用来制造简单的娱乐效果。它打造了一个农村世界的乌托邦,在这个世界中,观众的价值观得到了认同。这种认同感对于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沉闷、缺乏表达机会的观众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在这部电视剧中找到了共鸣和认同感,这也是他们沉迷于该剧的原因之一。《乡村爱情》系列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喜剧元素,更在于它满足了特定观众的价值观需求和精神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