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近期成功重现了消失近两百年的“天灯”与“万寿灯”,恢复了清代早中期最为重要的节庆仪式之一。在历史上,这项盛大的活动动员的人力规模超过了八千多人次。自从道光年间皇室将其废止后(大约公元1840年),这一繁荣景象便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清代时期,宫廷沿袭了明代的传统,在春节前后,乾清宫丹陛上下都会各立一对天灯和万寿灯。到了乾隆五十四年,皇极殿也增设了一对这样的灯具。万寿灯主要起到装饰作用,寓意着美好的愿景和对未来的期许。随着清朝国力的逐渐衰弱,这一传统逐渐被废止。如今,在乾清宫和皇极殿的丹陛上下,只剩下灯座的遗迹,让人不禁怀念起昔日的辉煌。
重现天灯和万寿灯的工作充满了挑战。由于这些灯具已经消失近两个世纪,相关的文物也分散各地,难以收集。经过不懈的努力,研究人员终于在各类文献中找到了天灯和万寿灯的使用方法、历史沿革以及详细尺寸的信息。经过在各大库寻找,最终找到了灯身模型、灯联小样以及灯杆原件等,成功将这些珍贵的文物复原,重新竖立在乾清宫的台基上下。
这一令人惊叹的成果离不开故宫专家们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他们对历史的敬重和对复兴文化遗产的执着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与赞扬。(祝闻豪新闻报导)。这次复原不仅展示了他们的专业素养,更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