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妲己娘娘的故事,我想大家都有所耳闻。最近我对先秦时期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关于姓、氏、名、字等方面的知识,颇有研究,想与大家分享。
在先秦时期,姓与氏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区别。姓是用来标识家族血缘关系的,而氏则是用来区分社会地位和个人身份的。男子以氏为名,彰显其地位,而女子仅有姓,没有氏,也没有正式的名字。女子的名字通常是在嫁给某人后,才会加上与父或夫有关的符号。
说到妲己娘娘,她来自有苏国,姓己,没有正式的名字。在先秦时期,她应该被称为“己女”或者在她嫁给帝辛之后称为“妲己”。其中,“妲”可能是她的字,放在姓前是因为先秦时期女子有将字置于姓前的习惯。
关于上古四大妖姬的传闻,其实存在误解。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妺喜(夏)、妲己(商)、褒姒(周),而骊姬并不在其中。孟姜女的称呼,其实她姓姜,“孟”指的是她在家族中的排行,“女”是后人为之添加的。
再来说说先秦女子的称呼。氏是先秦男权的体现,但在秦汉以后,姓氏开始合并,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明朝的《封神演义》中提到的苏妲己之说,其实是后人按照后世的习俗来称呼先秦女子,导致人们误以为妲己的母国名就是她的姓,这是不对的。同样地,楚国女子的称呼不可能是“月芈”。
在先秦时期,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她们的名和氏往往与父或夫有关。在称呼女性时,无论她们的地位如何变化,她们的姓必须放在前面以彰显男尊和标识血缘关系。“苏妲己”只是后人的俗称而非原名。如今我们可以称妲己为妲,但不能随意更改其姓氏。否则帝辛都无法辨认自己的女人了。
最后想说,社会现象都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具有包容性和演变性。当我们回顾历史时,应该遵循并尊重历史和当时的文化。否则,大家都会把屈原叫成芈原。希望我们都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避免因为误解而造成不必要的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