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多家国内外轮胎制造商纷纷发布涨价信息。针对这一现象,橡胶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文英进行了解析。她指出,此次轮胎涨价的表层原因是原材料价格的攀升,而深层原因则是环保压力所致。
针对涨价情况,中新经纬制作了详细的涨价统计表。自今年十月以来,已有数十家轮胎制造企业上调了产品价格,其中包括国内知名品牌如佳通、玲珑,以及国际品牌如固铂、锦湖和普利司通等。
各轮胎制造商在涨价通知中均提及成本上涨的压力。近期,原材料如炭黑、橡胶等价格持续走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在调价策略上,玲珑轮胎的全钢胎系列产品促销幅度有所减少,而风神轮胎的某些产品涨价幅度则高达10%。
自2017年底以来,轮胎行业经历了一个逐步回升的过程。这一过程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支撑、环保督查导致的限产以及终端市场的补库需求。实际上,轮胎行业已经历了多次涨价潮,其中轿车子午胎的涨幅最为显著。
徐文英表示,虽然天然橡胶的价格相对稳定,但合成橡胶以及其他原材料如炭黑、钢帘线的价格都在上涨。环保压力导致部分小企业关闭,使得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应略显紧张,这也是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对于行业影响,徐文英认为此次涨价主要是为了减少行业的亏损,总体影响不会太大。也有经销商猜测,部分轮胎厂家可能故意放出涨价消息以清除库存。
那么未来汽车轮胎价格是否还会继续上涨呢?徐文英表示,这主要取决于终端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原材料的生产成本和压力。她补充说,不同企业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有的可能会继续提高价格,有的则可能维持原价。
有业内人士认为,环保监管的不断加强和钢铁厂的减产对轮胎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未来,环保压力将持续存在,而轮胎企业的涨价趋势也可能持续。针对汽车轮胎市场是否存在结构性产能问题,徐文英认为主要是市场定位问题,常规轮胎产能相对过剩,需要更多特色和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她也强调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