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宾周乾与岂航共同探讨太和殿的历史背景与建筑奥秘
太和殿,作为紫禁城中的权力象征,沿着御道穿过数后,即可看见这座充满历史沉淀的殿宇。近期,新京报书评文化客厅联合世纪文景、活字派,在北京建投书局(国贸店)举办了一场名为“太和殿的秘密”的线下对话活动。特邀古建筑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与阅读推广人岂航,共同分享太和殿背后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精湛的建筑技艺。
周乾老师曾亲自参与太和殿的百年大修工作,对太和殿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在活动现场,他详细解读了这座现存建筑等级最高的古代宫殿是如何从设计到建成的。关于故宫里“9999间半房屋”的说法,周乾指出这一数字并不准确,紫禁城的房屋数量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皇帝的喜好有所更改。他也提到故宫的建筑数量众多,其设计更是充满了文化和历史的内涵。
谈到古建筑的设计,周乾特别提到了烫样和沙盘的区别。烫样是专门给皇帝看的模型,尺寸精确且可以分层拆开来解读内部构造。而太和殿的殿内地面铺墁的金砖也是一大特色,其纯净无杂质的材质不仅可以增加视觉美感,还可以适度调节太和殿的湿度。故宫古建筑屋顶上的瑞兽则为这些建筑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对于太和殿的防震设计,周乾博士论文中的研究也展示了其深厚的研究功底。他解释了太和殿遵循“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中心思想进行防震设计,包括柱子浮摆在柱顶石上的原理以及榫卯连接的抗震性能。他还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测试数据展示了古代建筑的智慧与抗震性能。
活动现场,周乾还回答了观众关于故宫建筑的诸多问题,并展示了丰富的图片和资料。他强调古建筑不仅是历史遗迹,更是文化和智慧的传承。此次活动让观众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太和殿和故宫的魅力,感受到了古代建筑的智慧与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