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取消和飞信定向流量服务的注意事项(如何应对校讯通强制使用困扰的新方法)

取消和飞信定向流量服务的注意事项(如何应对校讯通强制使用困扰的新方法)

最近,北京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指导意见》,针对校讯通提出了一系列新规定。这份意见强调,学校和幼儿园不得为校讯通提供任何便利条件,旨在进一步规范学校代收费行为。对于广大用户来说,这似乎预示着校讯通发展的终结。

校讯通作为校园信息化应用的一种,曾经以其特有的功能和服务受到广泛欢迎。它通过短信互动,为学校和家长搭建了一个互动与沟通的平台。家长可以通过校讯通及时接收学校通知,参与调研、回访、作业分发等互动活动,甚至还能通过学生卡功能了解孩子的到校和离校情况。

校讯通自诞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其强制性和商业可疑性。在许多地方,家长在送孩子入学时往往会接到办理校讯通的通知。尽管学校强调自愿办理,但老师常常将其作为家校沟通的唯一途径,使得家长难以拒绝。校讯通必须与移动卡绑定,这也引起了家长的不满,被视为移动的一种用户留存手段。

校讯通的商业模式也备受质疑。由于其合作协议是与移动和各学校签署的,很难排除其中存在利益分配的可能性。移动每月向家长收取10元的费用,这种预付费用方式让很多家长觉得更像是在缴费,而不是享受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家长和学校的沟通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微信、飞信等互联网业务的兴起,使得沟通更加多样化,“零成本”沟通成为可能。相比之下,校讯通的收费方式显得不够灵活和便捷。遗憾的是,移动错过了将校讯通转移到飞信的最佳时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SP业务已经难以存续。

移动在面临转型时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制约,包括现有业务、利益纠葛和部门指标等,无法迅速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最终被外部力量所超越(沈禄政)。校讯通的未来令人堪忧,但我们也期待着更为便捷、灵活的家校沟通方式的出现。


取消和飞信定向流量服务的注意事项(如何应对校讯通强制使用困扰的新方法)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