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吸氧是改善病情的重要措施之一。许多人在吸氧的认识和使用方法上存在诸多误区。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误区进行解析。
误区一:吸氧易成瘾
真相:氧气是必需的,而氧疗只是补充体内缺失的氧气,改善身体的供氧情况,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它不会改变中枢的生理状态,因此不会产生物的依赖性。
误区二:只有喘气时才需要吸氧
真相: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喘气加重,此时吸氧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但氧疗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此,它还可以降低病情急性加重的频率和程度,延缓肺功能下降。无论处于急性加重期还是稳定期,当动脉氧分压下降到一定程度或肺功能受损严重时,都需要遵医嘱进行家庭氧疗。
误区三:吸氧流量越高越好
真相:过高的氧流量会导致氧浓度过高,可能造成氧中毒。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如果体内二氧化碳不畅,吸入高流量的氧气会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甚至可能引发昏迷、死亡等严重后果。吸氧时应严格按照医务人员的指导,不要自行调节氧流量。
误区四:白天不需要吸氧
真相:根据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策略(GOLD)的建议,慢阻肺患者每日吸氧时间应不少于15小时。仅夜间吸氧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白天也必须进行吸氧以保证氧疗效果。
误区五:吸氧就不需要用
真相:慢阻肺属于气道炎症性疾病,需要通过物治疗来控制炎症,再结合氧疗来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减缓肺功能下降。吸氧与物治疗是慢阻肺的两种主要治疗方式,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本文作者:江西省胸科医院张纪云黄萱鲁祎舟
审校:陈师睿、戴利红
图片: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更多关于慢阻肺的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