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降,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位,标志着每年的公历10月23日至24日。当霜降来临,秋天的最后一抹绚烂渐渐褪去,天气开始转寒。大地迎来从秋到冬的过渡,预示着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霜降并不意味着降霜,而是指气温逐渐下降,冻则有霜,大地因冷冻可能会出现初霜的现象。随着霜降节气的到来,深秋景象愈发明显,冷空气活动愈发频繁。
随着霜降节气的深入,天气变冷,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在这时节,村知书为您整理了九首与霜降有关的古诗词,供您欣赏。
让我们欣赏唐代白居易的《岁晚》:
霜降时分,水流回归壑中,风吹落叶归于山间。岁月匆匆,万物皆复本源。我这位南迁的客人,五年未曾归还。命运早已注定,时光流逝,内心却更加安宁。我静心思量,不快乐并非因离国而去,归乡也未必欢喜。何必自寻苦恼,舍弃易行之路去追求艰难之事呢?
接下来是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亮落下,乌鸦啼叫,霜覆盖整个天空。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对着忧愁的我静静安眠。寒山寺的钟声在姑苏城外响起,半夜的钟声传到了客船中。
还有宋代文天祥的《山中感兴三首 其一》:
山间流水潺��-水文学浚不断、霜降时石头自然显现。突然间的暴雨从东南方向来、消减了暑气但并不会持续一整天。元代的王冕在《舟中杂纪 其十》中描绘到:老树在斜晖中转动、人家被水竹围绕。露水深厚、花儿气息寒冷、霜降时蟹膏。沽酒的心志何其壮、看山的思绪欲飞。船上有个吴地的女子、双桨划动唱着新歌归来。宋代的苏轼在《梨》一诗中写道:霜降后红梨成熟、柔枝已不堪重负。它未曾消除夏日的干渴、却常伴春天结冰之时。陆游的《季秋已寒节令颇正喜而有赋》则表达了:霜降今年已有薄霜、菊花开放赶上了重阳。四时气候正常没有失误、家家户户丰收有储备……等等。这些诗词描绘了霜降时节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