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鸱目虎吻:一个深刻的文化象征
一、成语释义
“鸱目虎吻”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为眼睛像鸱(一种猛禽,类似鹰),嘴巴像老虎。进一步引申,它常常用来形容人的相貌凶狠,神态威严,多带有贬义。在这个成语中,“鸱目”形容眼睛圆睁如同鸱鸟,“虎吻”则描绘嘴巴宽大如虎。整体而言,这个成语用以刻画人的凶猛可怖的面相。
二、成语溯源
此成语源自《汉书王莽传中》。在这段文献中,描述了王莽的相貌:他有着鸱目虎吻,声音如豺狼一般。这样的描述结合王莽的行为,暗指其凶狠的本性。“鸱目虎吻”后来成为形容人面相的典型表达。
三、语境应用与词汇关联
此成语主要用于文学作品或书面语中,用于描述人的外貌神态,强调其威慑力或不善的气质。近义词包括凶神恶煞、青面獠牙、面目可憎等。反义词则有慈眉善目、和颜悦色、眉清目秀等。在实际语境中,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运用,才能准确地传达出其内涵。
四、文化拓展
在古代相术中,人们常常使用动物的特征来比喻人的面相。例如,“龙眉凤目”代表贵相,而“蜂目豺声”则代表凶相。“鸱目虎吻”也属于这一类比喻。通过联想动物的习性来推测人的性格,反映了古人对“貌”与“德”之间关系的认知。在现代汉语中,“鸱目虎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较低,更多时候是作为典故存在,主要用于历史研究或古典文学赏析中。它依然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