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什么什么什么起成语

什么什么什么起成语

成语“安然如故”,源于纪君祥杂剧《赵氏孤儿》第四折中的一句反问:“你只看这一个,那一个,都是为谁而卒?岂可我做儿的倒安然如故?”。这句话深刻地描绘了赵武面对家族、忠臣牺牲的悲痛与自我反省,背后隐藏着一段震撼人心的忠义传奇。

在春秋时期,晋国的武将屠岸贾因为私怨陷害忠臣赵盾,导致赵家三百余口惨遭灭门之灾。赵朔之妻庄姬公主在宫中幸存下来,并生下了唯一的遗孤赵武。为了保全赵家的血脉,庄姬公主的门客程婴与公孙杵臼精心设计了一个换子救孤的计划,以程婴的儿子假扮赵武,最终成功让孤儿逃过一劫。

后,赵武长大,程婴向他揭露了他的身世真相,并帮助他复仇,手刃仇敌,报了血海深仇。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义举至今仍为邯郸人所敬仰。在邯郸的丛台公园,“七贤祠”内他们的塑像与蔺相如、廉颇等人的塑像并列,供后人缅怀。

成语“安然如故”的字面意思是“依旧如常,未受影响”,但其内涵远不止于此。在赵武的反问中,这个成语蕴含了对苟且偷安的批判和对忠义的深深追思。这个成语历经千年,衍生出“安堵如故”等变体,常用来形容事物经历波折后依旧保持稳定,或者在变故中保持镇定。

作为“成语之都”的邯郸,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安然如故”不仅是我们的语言遗产,更是我们的精神坐标。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安宁,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坚守道义中坚定不移。在邯郸的街头巷尾,赵武的反问和程婴的义举,仍然在诉说着忠义与担当的永恒价值。


什么什么什么起成语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