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福州气温骤降,寒意逼人!
今天凌晨,福州部分地区的温度更是跌破7℃,让众多网友纷纷感叹:福州,真的冷起来了!随着天气的转冷,各种防寒神器如热水袋、暖宝宝等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使用这些神器时务必小心,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就在不久前,王女士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带着12岁的女儿进行复查。原本温暖舒适的热水袋竟然导致孩子腿部严重烫伤。经过检查,烫伤部位皮肤发干,属于深度损伤,三级烫伤。这一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为什么热水袋并不烫人,却会造成如此严重的烫伤呢?这其中的原理相当于“温水煮青蛙”,长时间接触低温热源,虽然温度看似不高,但热容量大,热能积蓄向深部传导,最终导致深度烫伤。福州市第一总医院整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的李林副医师介绍,低温烫伤好发于冬季和冬春交际,烫伤部位多位于下肢。
使用取暖神器时,要特别注意避免长时间接触皮肤。据李林副医师提醒,44℃的热源持续接触皮肤6小时,即可造成不可逆损伤。保暖用品的使用时间要控制好,避免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
每到秋冬季节,因取暖导致的烫伤事件屡见不鲜。今年1月,演员张馨予就因使用蒸汽眼罩导致低温烫伤。还有江苏无锡一女子因直接将暖宝宝贴在皮肤上而被烫伤。使用取暖用品时务必谨慎,最好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同一部位皮肤的接触时间也不宜过长。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病人、瘫痪病人、老年人、婴幼儿以及远端肢体血运障碍者,不适宜长时间使用取暖用品。
如果不幸遭遇低温烫伤,应首先用清水冲洗受损皮肤,出现水泡、脱皮等现象时,可用生理盐水冷湿敷。处理完毕后,务必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专科治疗。由于低温烫伤的损害深度较深,自行处理可能不足以应对,因此寻求专业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