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面对别人说出我们不想听的话,即那些让我们感到不悦的话语时,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抵触的情绪,甚至可能因此对对方产生不良的印象。
这种反应是人之常情,我深有体会。比如我的伴侣就经常指出我的不足,一旦我听到了不中听的话,不管对错我都会立刻反驳。我们需要学会超越这种自然的抵触反应。
如果我是一个领导者,我更应该学会接纳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在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掌握关键信息至关重要。下属常常会为我们提供决策依据,但如果我只喜欢听好听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只告诉我我想听的内容,这将使我生活在一个虚假的现实中,无法获得真实的信息,进而被下属牵着鼻子走。
这也与心理学中的一条原则相呼应,那就是“巴甫洛夫联想”。
那么,“巴甫洛夫联想”究竟是什么呢?俄国著名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一个著名的条件反射理论。他做了一个实验:每次给狗送食物之前都会打开红灯并响起铃声。经过一段时间后,只要铃声一响或红灯一亮,狗就会开始流口水、唾液。
人们常用“巴甫洛夫的狗”来形容那些不经思考就抗拒理性的人。我们常说“因为讨厌坏消息而讨厌带来坏消息的人”。据说在古代中亚花剌子模有一种奇特的风俗,为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会得到提升,而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
我们需要兼听则明,避免偏听则暗。要警惕自己陷入类似巴甫洛夫猜想的情境。
“巴甫洛夫联想”在商业上也有着积极的运用。例如,许多商业广告就是基于巴甫洛夫的理论,通过引发消费者正面的联想来产生效果。我们要学会在商业交流中运用类似的方法,通过积极接受不同信息来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