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一只蜜蜂在看日历打一成语

一只蜜蜂在看日历打一成语

惊蛰节气由来及习俗

随着《天文年历》的揭示,3月6日5时10分我们迎来了“惊蛰”这一节气。惊蛰,寓意着蛰虫惊醒,万物开始复苏。

关于惊蛰的起源,历史上曾有过“启蛰”的称呼,意味着蛰虫开始活动。但在历史的变迁中,因避讳汉代皇帝的名字,改为了“惊蛰”。进入唐代后,“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习惯问题,最终“惊蛰”这一称呼被保留并沿用至今。

惊蛰节气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桃花开始绽放,迎接春天的到来;二候仓庚鸣,黄鹂感知春阳之气,开始鸣叫;三候鹰化为鸠,春回大地之时,鹰开始繁育后代,而鸠则鸣叫求偶。给人一种春天生机盎然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惊蛰这个节气的时间并不固定,会根据地球气候的冷暖变化而有所调整。我国古代气候发生巨大变化,影响节气顺序的时间段主要有几次,但一般并不会引起节气顺序的改变。

在惊蛰时节,我国各地气温上升快,光照增强,为春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与此相应,民间有许多与农业相关的习俗和谚语。还有一些独特的民间习俗,如祭、打小人、吃龙食、蒙鼓皮等。

惊蛰时节也是需要注意防虫的时候。随着天气转暖,蛰伏的虫子开始活动,大家需要学会防虫的方法。对于蚊虫叮咬、蜜蜂蜇伤、蜈蚣咬伤等,都有相应的小妙招。在粮食、家具、书籍等方面的防虫措施也同样重要。

在饮食起居方面,惊蛰时节应以清淡食物为主,梨是此时的佳品,可以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穿衣上要注意保暖,“捂”为主。早睡早起、加强锻炼也是抵御春困的有效方法。但是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过量的剧烈运动不利于养阳。(完)(本文整理自网络)


一只蜜蜂在看日历打一成语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