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拖延症人群与无拖延症人群杏仁核大小的对比研究
在我们还在为拖延行为感到自责时,科学家们似乎为我们找到了新的视角。基因因素可能是影响拖延倾向的重要因素。最近的研究发现,拖延症与大脑结构有关,特别是杏仁核的大小可能与此有关。
拖延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其背后的遗传学基础一直鲜为人知。最近,德国的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
德国波鸿大学的Erhan Genc教授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拖延症与大脑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有拖延症的人在决定行动时不仅仅受到时间的影响,还受到他们对任务感受的影响。也就是说,那些能够立即完成任务而不是拖延的人表现出更强的控制能力,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方面。这种能力使得个体能够评估实现目标所需的努力并推动自己前进。当这种控制能力较差时,人们容易分心,无法采取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导致长期拖延。这种控制能力与大脑中的多巴胺释放有关。
近期的研究中,Genc等人发现了影响多巴胺释放的基因——TH基因。该基因负责编码酪氨酸羟化酶,其表达量决定了大脑中包括多巴胺在内的各种儿茶酚胺递质的数量。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基因似乎只对女性拖延产生影响。他们发现TH基因中的某一特定碱基差异会影响多巴胺的。多巴胺略多的女性更容易产生拖延行为。
早在2018年,Genc的研究就已将杏仁核与拖延行为联系起来。杏仁核是参与情绪处理的大脑结构,研究发现有拖延倾向的人杏仁核更大。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并未发现TH基因型与杏仁核形态及功能之间的直接联系。这表明基因、脑结构和功能差异各自独立地影响拖延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