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哲轩是澳大利亚籍华裔数学家,他在数学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尽管陶哲轩在个人主页上强调不喜欢收到来路不明的手稿和邮件,但这三位物理学家仍然勇气向他请教。陶哲轩在收到邮件后迅速回复,对这个公式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他发现这个公式竟然没有在教科书现,感到“不可思议”。
这个公式是一个求解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的公式。与传统的求解方式相比,这个新公式更为简洁高效,只需要知道特征值,通过简单的方程式就能求解特征向量。这一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被认为可能会催生更多的应用。Quanta Magazine更是称之为“中微子带来的基础数学中的意外发现”。
此事引起了一些数学界人士的关注,包括墨尔本大学的数学研究生张继元和他的导师Peter Forrester教授。他们指出,在陶哲轩和物理学家的论文之前,他们曾合著了一篇论文,其中提到了一个类似的公式。这个公式与陶哲轩和物理学家的公式“完全相同”。Forrester解释说,这个公式第一次出现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Yuliy Baryshnikov教授2001年的论文中。这些数学家并没有把这个公式中的对象描述为特征向量,而是作为计算他们问题现的某些小矩阵的特征值的术语。
陶哲轩后来也承认这些公式“几乎一模一样”,就像鸭兔错觉一样。一个数学恒等式可以用很多不同的等式来表示,就会出现很多等价版本。他认为在数学中有很多同时的发现,有些人可能只找到了兔子的版本,有些人只找到了鸭子的版本。对于这次事件,他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学术研究过程,人们只是开始寻找正确的方向而已。此次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科研工作者在进行研究时应先进行文献查阅的关注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