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广州车展,可谓是冷暖分明,有的品牌展台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有的则门前冷落,无人问津;更有一些品牌直接选择缺席。
豪华品牌方面,讴歌、英菲尼迪和DS三家表现各异。在往届车展中,我发现讴歌展台总是以三款车型为主:CDX、RDX和门面担当NSX。尽管背靠“技术本田”,拥有10AT、SH-AWD四驱等先进技术,但似乎难以掩盖其车标争议。隔壁的英菲尼迪更为惨淡,缺乏超跑和核心技术标签,只能依靠打折销售QX50和Q50L来勉强维持销量。而DS品牌则早已在车展上消失,其展台的“高级”风格虽然前卫,但掩盖不了其技术上的平淡无奇。
合资品牌中,标致、雪铁龙和现代、起亚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曾经的法系车辉煌如今已成为历史,标致雪铁龙展台显得格外冷清。而韩系的现代起亚集团,尽管曾以降价策略赢得市场份额,但也损耗了自身品牌力。
在自主品牌方面,东南和海马等品牌的境况更为惨淡。虽然一线自主品牌在技术上风头正劲,但这些品牌却坠入深渊,连续缺席多届车展。它们的困境,与早年未能重视技术研发、过于追求商业利益有关。
造车新势力方面,奇点、爱驰和合创等品牌同样面临困境。尽管一些新势力如蔚来、小鹏等崭露头角,但这些品牌却未能脱颖而出。它们的缺席,反映出产品和品牌缺乏特色,未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特斯拉的缺席则引发了更多思考。未来会有更多品牌像特斯拉一样缺席车展吗?在当前环境下,车展是否仍是车企展示技术、品牌和实力的最佳窗口?我认为,随着线上营销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车展的地位或许会受到挑战。但无论如何,品质和技术始终是车企立足之本。只有真正重视研发、提升产品品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