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窗台与窗楣的设计与坡度安排
(一)施工流程详解
1. 对于门窗框底部及两侧约30厘米范围内的缝隙应采用特殊材料填充,选择使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作为填充材料。而其他部分则推荐使用发泡聚氨酯进行填充。
2. 在外墙进行防水处理时,防水层应延伸至门窗框处,并在其间预留凹槽,确保密封材料的嵌入。
3. 门窗上楣的外侧设计滴水线槽或鹰嘴造型。当设计为鹰嘴时,其内部高度应高于外部,坡度通常控制在10%至20%之间,同时确保线条流畅、平直。
4. 若采用滴水线槽设计于窗楣,通常距离边缘约3至5厘米,滴水槽宽度与深度均为1厘米,且在距离墙面5厘米的地点截断。
5. 外窗台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5%,且其位置宜略低于内窗台约2厘米。
(二)施工方法的优点
1. 有效地阻止雨水沿墙面流下污染阳台或玻璃上,从而提高美观性;
2. 确保雨水能够及时,降低外窗发生渗漏的风险。
二、窗台与窗楣滴水槽施工指南
(一)施工步骤概述
处理基层→粘贴滴水线或槽→抹灰→修复缺陷→养护
(二)施工要点解析
1. 对基层进行毛化处理,并进行水泥浆的甩浆养护。
2. 使用墨线进行定位,准确粘贴滴水线或槽,距离迎风面边缘约2厘米。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为1厘米,使用胶砂水泥浆进行牢固粘贴。需要注意的是,滴水线或槽不应直接通到墙边,而是在离墙5厘米的地方进行截断。
3. 与建筑的外沿抹灰工程同步进行,之后进行修复工作,清理槽内的多余砂浆等。
(三)施工方法的优势
1. 一次性的成型设计不仅降低了装修阶段的成本,还缩短了工期。
2. 确保了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匀一致,线条流畅、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