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家里的苍蝇哪里来的

家里的苍蝇哪里来的

夏天在户外用餐时,苍蝇常常会不请自来,给人们的餐桌带来不小的困扰。想要对付这些飞舞的小家伙们并不容易,因为它们的飞行轨迹实在诡异得让人捉摸不透。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苍蝇为什么会这样飞来飞去呢?

你可能不知道,苍蝇的飞行轨迹其实隐藏了一个强大的数学原理,那就是莱维飞行(Lvy flight)。当苍蝇飞舞时,它们的飞行路径遵循莱维飞行的模式,这种飞行模式让它们的轨迹变得难以预测,从而增加了它们躲避攻击的能力。

莱维飞行是一种分形现象,无论放大多少倍,其图案都保持着相似的形态。更重要的是,莱维飞行属于随机游走的一种形式,其轨迹无法精确预测,就像苍蝇飞行的步伐一样神秘莫测。

研究发现,家蝇(Musca domestica)的飞行路线正是遵循莱维飞行的模式。除此之外,我们平时常见的果蝇也是莱维飞行的践行者。比如,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在飞行时会频繁地进行直线飞行和高速的90度急转弯,其飞行轨迹完全符合莱维飞行的特征。

回顾我们在中学时期学习的布朗运动,虽然它也属于随机游走的一种形式,但与莱维飞行有所不同。布朗运动的特点是每一步的步长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呈现出钟形曲线的特征。

而莱维飞行则不同,它的步长符合幂定律。也就是说,在莱维飞行中,大多数步子是短距离的移动,但偶尔也会有长距离的跳跃。这种特殊的步长分布使得莱维飞行比布朗运动更加高效。在相同的步数或路程下,莱维飞行的位移要远大于布朗运动,能够探索更大的空间。

这一点对于需要在未知领域觅食的生物来说尤为重要。例如,海洋掠食者在食物匮乏时,就会采用莱维飞行的策略来开拓新地盘。实际上,莱维飞行不仅仅是海洋生物特有的行为模式。许多自然现象,如自来水龙头的滴水、心脏的跳动以及股票市场的走势,都展现出莱维飞行的特征。

更令人惊奇的是,一些野生动物在觅食时的路线也遵循了莱维飞行的规律。这不仅包括海洋掠食者,还有土壤中的变形虫、浮游生物、白蚁、熊蜂、大型陆地食草动物、鸟类以及灵长类动物等。似乎莱维飞行是生物在资源稀缺环境中生存的共同法则。

生物学家们提出了莱维飞行觅食假说(Lvy flight foraging hypothesis)来概括动物们在寻找食物时的巧妙走位。不仅如此,莱维飞行甚至被应用于金融学研究,帮助预测股票市场的走势。

除了野生动物和金融市场,莱维飞行还被应用于研究流行病的爆发。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物理学家德克布罗克曼(Dirk Brockmann)等人在研究传染病传播时,意外发现了的传播路径与莱维飞行的特征相似。他们通过分析大量的轨迹数据,证实了传染病的传播符合莱维飞行的规律。这一发现为流行病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要认为人类行为能够完全摆脱莱维飞行的支配。实际上,人们在旅游和购物时的行动轨迹也属于莱维飞行的一种体现。可以说,从乱飞的苍蝇到血拼的剁手,都在不自觉地遵循着莱维飞行的规律。


家里的苍蝇哪里来的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