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2年,首款采用TLC闪存的SSD,三星840正式进入市场。虽然其性能与耐久度在当时与普遍存在的MLC SSD有所差距,但TLC的各种问题在后来的3D NAND工艺出来后得到了改善。到了2018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QLC SSD开始崭露头角,以英特尔660p和三星860 QVO为代表。QLC SSD在面对大容量写入时虽然耐久度不如TLC SSD,但由于基本都是大容量,总体写入量是足够的。主要的问题在于SLC缓存用尽后的速度降至HDD级别,给人一种很不好的印象。QLC抢占市场的速度远不如当年TLC的速度。
近期测试的英特尔670p刷新了我对QLC SSD的认识,其性能出乎意料地好,引起了我对这些主流级NVMe SSD的兴趣。之前测试的SSD多数集中在中高端产品,但它们并不代表整个SSD市场。主流级的SSD占据很大一部分市场,并且品牌型号众多,鱼龙混杂。
就出货容量而言,256GB和512GB是目前市场的主流,而1TB和2TB的大容量产品市场占有率正在缓慢上升。2TB的价格实在太高,相对而言,1TB的价格较为亲民,并且性价比很高。本次评测将测试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流级1TB SSD。
选择的1TB容量还有另一个考虑,即512GB的QLC SSD表现太差,不建议选购非TB级的QLC SSD。
参测的六款主流级1TB NVMe SSD包括:英特尔670p、铠侠RC10、与西数SN550同款的闪迪至尊高速、西部数据SN350、英睿达P2和金士顿NV1。其中,有的使用TLC闪存,有的使用QLC闪存,价位基本在600到800元之间。
西部数据SN350这款产品官方并未明确其使用的闪存类型。但从性能和质保写入量来看,大家猜测它使用的是QLC闪存。但我们研究发现,它从性能上判断使用的是TLC闪存。西数可能出于产品定位的考虑,将质保写入量设定得较低,但这实际上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的,通常小于产品的实际寿命。
英睿达P2这款产品是TLC与QLC混用的。我们手头上的这块使用的是QLC闪存。金士顿的NV1更是厉害,它有群联E13和慧荣2263XT两种主控的版本,闪存也是TLC/QLC混用的。我们手头上这个是用慧荣主控的版本,配的QLC闪存。
西部数据绿盘SN350的性能与蓝盘SN550相当,布局也一样,只是闪存更换了。不过一样是闪迪BiCS 4 96层堆叠3D TLC的SSD中一颗的容量达到1TB。但其官方给出的信息很迷惑人导致其被误认为是QLC闪存的产品。实际从性能上看依旧是使用的TLC闪存。我们在对其研究过后才发现它是用的TLC。可以由此发现只要测试并分析其产品性能就可避免对官方给出的不实信息造成误判。最终做出正确判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这在当下各种虚假信息泛滥的市场中是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的技能和能力。金士顿NV的主要读写性能指标也有提及。我们手头上这款用的是慧荣主控的版本。其随机读写性能并没有给出。不过此款产品也有其独到之处那就是它是SLC动态缓存算法的产品。虽然性能相对前两款较为一般但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日常使用需求。随机读写性能也是衡量一款固态硬盘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金士顿NV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竞争力。以上这些就是我们今天的评测内容。。总结下来还是一句话一分价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