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供应对于这座超大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至关重要。近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能源行”引导活动调研团来到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一探这里作为“十五运”重要场馆的升级改造情况,并了解南方电网为支持大型体育赛事所采取的各项保供电措施。
天河体育中心,始建于一九八四年,曾同时建成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大场馆,开创了全国先河。经过四十多年的使用,这里的设备逐渐老化。为了满足“十五运”的办赛要求,广州对包括天河体育中心在内的三十个既有场馆进行了升级改造。
南方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安监部副总经理孙嘉兴表示,为了确保电力供应万无一失,除了保障电网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还需要确保场馆用户侧每个用电设备都安全可靠。为此,广州供电局采用了高可靠性计量配置,对场馆的电气监测实现了全透明全覆盖。从输电线路到场馆的每个插座,设备状态都在掌控之中。
在“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的理念指引下,“绿色”成为本次场馆改造的鲜明特色。通过绿电交易、光伏建设、空调节能、能耗监测等措施,天河体育中心被打造成近零碳示范场馆。所有场馆及接待酒店都实现了百分之百的绿电供应。
不仅如此,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还采用了“一馆四图”管理模式,对广东的近百个比赛场馆进行全链路管理。开闭幕式场馆的保供电中,将首次采用“市电与储能”主供模式,为现代化城市举办大型赛事开辟了新的供电模式。
在现场,记者还体验了南方电网的智能装备和技术。智能四足巡检机器人“小巡”在指挥大屏的操控下,实时汇聚电网运行、设备状态等数据。借助电鸿物联、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南方电网的“智慧保供电平台”打破了数据壁垒,实现了保电各环节信息全景可视。
作为“十五运”和残特奥会开幕式所在城市,广州承担了大部分竞赛项目,是此次赛事电力保供的“主战场”。除了智慧保电“超级大脑”外,南方电网公司还引入了众多高科技装备,包括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机器狗等。这些装备的引入开启了“人机协作”的新时代。
相较于传统锂电池机型,通过清洁能源驱动的无人机机型的续航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输配电架空线路、杆塔和变电站户外设备的巡视、测温及隐患排查等工作。南方电网将在广州等重要区域应用超五千台无人机开展相关工作。
南方电网的科技创新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高科技装备和智能化保电体系的构建,实现科技保安、科技强网。随着赛事的临近,一套完善的保供电体系将为盛会注入源源不断的‘光明动力’。”广州作为主办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实力迎接这场体育盛事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