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到了恋爱中的“孩子气”现象背后的真相,你了解了吗?
近期,科普发布的一篇深度文章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议。文章深入探讨了恋爱或婚姻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人会展现出孩子气的一面。实际上,这种现象反映出了“内在小孩”在特定情境下的活跃状态,即良性退行的一种表现,意味着双方建立了一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我们真的清楚这种“孩子气”是健康的依赖还是过度的依赖吗?
说到这个问题,相信许多人在恋爱中都有过类似的体验。那些平时显得成熟稳重的人,在恋人面前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面貌,喜欢撒娇、任性。这种反差萌确实让人心动,但背后是否也隐藏着某些问题呢?让人不禁产生困惑。
文章指出,良性退行实际上是一种健康的伴侣相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们感到安全和舒适,重新体验到“被无条件关爱”的感觉。就如同我们小时候依赖父母一样,我们在恋爱关系中依赖伴侣,渴望得到同样的关爱和支持。心理学家称之为“良性退行”,认为这种现象有助于修复童年时期的情感缺失,进一步促进个人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
举一个简单例子,就像谈恋爱时,有时我们渴望对方能无条件包容我们的任性,就如同父母对待孩子一样。这种被包容的感觉让我们深感被爱、被珍视,从而更加珍惜这段感情。
文章也提醒我们,并非所有的退行都是良性的。恶性退行则是一种强烈且持续的依赖状态,个体几乎丧失了自我调控的能力,将伴侣视为全能的“父亲”或“母亲”,渴望对方无条件、无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所有情感需求。如果不加以注意和控制,良性也会转变为恶性。
恶性退行的表现多种多样,比如拒绝理性对话、过度情绪化、无法接受被拒绝的情况,甚至以“分手”作为要挟的手段。这些行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双方的关系越发紧张。文章深入分析了这种现象可能与早年的依恋关系有关,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就更容易陷入恶性退行的状态。
那么,如何应对恶性退行呢?文章给出了“觉察-接纳-表达”三步骤的建议,帮助我们疗愈内心情感的空缺部分。我们需要觉察到自己的“内在小孩”,深入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我们要接纳这些感受,不要过于苛责自己;我们要学会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通过情绪化的方式来沟通。
“孩子气”现象在恋爱中确实普遍存在。它既可以成为感情的甜蜜调剂,也可能隐藏着潜在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区分良性退行和恶性退行,用更健康的方式营感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那个对的人,共同建立一段稳固而幸福的恋爱关系。
对于恋爱中的“孩子气”现象,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