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剧名家王蓉蓉与戏迷共话张派艺术传承与创新
纪念张君秋先生诞辰百年之际,京剧名家王蓉蓉携张派艺术走进山东淄博,与当地的戏迷票友共话张派艺术的魅力。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张君秋先生艺术生涯的致敬,也是王蓉蓉纪念张先生诞辰百年系列活动的首站。
张派艺术以其独特的声腔韵味和丰富的表演风格深受观众喜爱。王蓉蓉表示,张君秋先生的声腔艺术独具魅力,他吸收了梅尚程荀四大流派的长处,结合个人特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张派艺术的魅力在于其完整性,无论是传统剧目还是新编剧目,都体现了故事、情节、主题和人物安排的高度统一。
在王蓉蓉看来,学习张派艺术不仅要学习其唱腔技巧,更要理解其精神内涵。她指出,张君秋先生的唱腔之所以动人,不仅是因为其嗓音条件好,更是因为他能够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这需要演员长年累月的功夫和在舞台上的反复实践。
王蓉蓉还分享了与张君秋先生学习的经历和对流派学习的看法。她强调,学流派无非是两种途径:一种是模仿,包括声音、唱法、口型、表演动作等;另一种是学特点、学唱法,用自己的嗓音唱出自己的风格。但每个人条件不同,对艺术的认识也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流派,不同的演员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王蓉蓉还谈到了自己在学习张派艺术过程中也曾走过弯路。她表示,曾经为了追求张派嗓音的宽厚而过度模仿,结果导致嗓子受损。后来通过大量演出和听取其他艺术家的录音带,她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开始注重唱法和嗓音的保护。
对于如何传承和创新张派艺术,王蓉蓉表示要高质量的传承,词、剧情、唱、念、做、表等都要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也要有创新意识,在与观众互动中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她表示自己演了大量的张派戏,词没变,腔没变,但在与观众的交流中产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产生不是生想出来的,而是在演出过程中体会出来的。
王蓉蓉还强调了观察和学习的重要性。她表示自己会观察其他演员的演唱,从他们身上学习。无论是京剧还是其他艺术形式,只要是唱得好听的,一定是研究唱法而不是生硬地模仿。
此次活动还吸引了众多戏迷票友参与互动。有的戏迷特意从外地赶来参加,他们不仅是为了见到王蓉蓉一面,更是为了感受张派艺术的魅力。有的戏迷表示,他们喜欢张派艺术是因为其唱腔优美动听,表演风格独特。他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张派艺术的内涵和精髓。
京剧名家王蓉蓉此次携张派艺术走进山东淄博,与戏迷共话张派艺术传承与创新。这不仅是对张君秋先生诞辰百年的致敬,也是对京剧艺术的一种传承和弘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张派艺术的魅力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