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2025年6月3日(农历五月初八,星期二),说到传统文化中的节气,我们不禁想起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提及的二十四节气。现在的大部分人虽然知道这些节气的名称,但却常常忽略了它们背后的深刻含义和自然规律。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些节气的故事。
立春(大约二月三到五日):春季来临,气温逐渐回升,大地开始苏醒,万物复苏。”咬春”习俗中,人们会吃萝卜、春饼来迎接新的一岁。
雨水(大约二月十八到二十日):这个季节雨水增多,冰雪开始融化。农民们开始准备耕作,民间有”回娘屋”送红带的祈福习俗。
惊蛰(大约三月五到七日):春雷开始响起,冬眠的昆虫和动物被唤醒。桃花开始盛开,仓庚鸟开始鸣叫,农民们也开始春播。
春分(大约三月二十到二十二日):昼夜时间均衡,阴阳达到平衡状态。燕子回到巢穴,雷声响起,”立蛋”习俗在这个时候非常盛行。
清明(大约四月初四到六日):天气清澈,景色明丽,草木茂盛。人们会祭祖扫墓,踏青插柳,观赏桐花盛开。
谷雨(大约四月十九到二十一日):雨水滋润了谷物,是播种的关键期。浮萍开始生长,戴胜降落在桑树上,南方地区忙着采茶。
立夏(大约五月初三到五日):夏季正式开始,炎热的酷暑即将到来。蝼蝈开始鸣叫,蚯蚓出土,北方地区开始尝新麦。
小满(大约五月二十到二十二日):麦子正在灌浆,但还未完全成熟。苦菜繁茂,靡草枯萎,江南地区的蚕事兴旺起来。
芒种(大约六月初一到七日):麦子收获和种植忙碌的季节,农事活动最繁忙。螳螂出现,鵙鸟开始鸣叫,梅雨季节也开始了。
夏至(大约六月二十一到二十二日):白昼时间最长,阳气极盛,阴气初生。鹿角开始解角,半夏生长,北方地区食面以消暑。
小暑(大约七月初六到初八日):三伏天即将到来,逐渐加重。和风变得温暖,蟋蟀开始在壁间活动,莲蓬开始结出。
大暑(大约七月二十二到二十四日):全年最热的时期,雷雨频繁发生。腐草化为萤火虫,土润溽暑,人们会饮用伏茶以消暑。
立秋(大约八月七到九日):秋季来临,凉风习习,但暑热未完全消退。凉风习习,白露降临,有贴秋膘的习俗。
处暑(大约八月二十二到二十四日):暑气逐渐消散,温差增大。鹰祭鸟活动开始,天地渐显肃杀之气,江南地区忙着晒秋。
白露(大约九月七到九日):昼夜温差大,露水凝结成白色。鸿雁南飞,玄鸟归来,正是品尝龙眼的时候。
秋分(大约九月二十二到二十四日):昼夜时间再次平衡,阴阳平衡状态。雷声减少,蛰虫入土冬眠,有祭月的习俗起源。
寒露(大约十月初七到九日):露水转寒,深秋景象明显。鸿雁继续南飞,菊花盛开,柿熟枣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