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两所职业学校今年开始试收中本贯通班,考核通过方可升入本科
随着广州中考的临近,广州市内两所职业学校——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广州轻职)和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广州交校)率先试点开设中本贯通班,标志着广州职业教育的新一轮。这一旨在通过“3+4”七年一体化培养,让中职学生在完成职业教育的有机会直接升入本科阶段学习。
据了解,广州轻职和广州交校分别公布了试点计划,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各招20人。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学生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学习,经过考核合格并符合相关要求后,可转入对应的本科高校继续学习四年。
对于这一新模式,广州轻职校长黄艳接受了新快报记者的采访,详细解释了中本贯通的培养方案。她指出,该模式的服务核心导向是满足区域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在这个工业4.0时代,家长和学生更应关注如何获取与未来产业需求相匹配的技能和学历。
关于录取标准,黄艳表示,参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相关专业的本科专业录取成绩,大约在535分(物理类)左右。预计录取的学生中考成绩将在630-670分之间。对于想要报考的学生,建议成绩在第三梯度控制线以上的考生可以考虑大胆报考。
值得注意的是,“中本贯通班”并非保上本科的途径。学生需要进行转段考核,存在一定的淘汰机制。两所职校均表示将努力提升转段通过率。转段考核包括公共课程考核、基本素质考核、专业能力考核三个部分,实行“分项考核、综合评价”。
“中本贯通班”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弹性空间。在中职学校学习期间,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转学或转专业。但一旦进入本科阶段,学生的身份将确定,不得转学或转专业。
对于如何实现中职与本科阶段的衔接,两所职校也进行了深入的合作探索。黄艳介绍,广州轻职通过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的双轨策略,实现无缝衔接。与对接的本科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评价体系,合作开发课程,共享教学资源。
在培养过程中,双方还注重平衡职业技能训练与本科层次的理论教育。通过分阶段目标设计、模块化课程衔接及校企深度协同,确保学生的知识连贯性和技能提升。双方还推行“师资互聘、平台共用”机制,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享实验室、企业实践平台等资源。
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中本贯通班”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广州市参加中考的广东户籍应届初中毕业生。录取最低控制线为普通高中第三梯度投档控制线。需要注意的是,外省户籍的考生需要满足广东省高考报名的相关条件。关于“中本贯通班”的报名和录取问题以及其他详细信息,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访问学校或咨询学校招生办公室获取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