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团队晨会:腾讯的实践与经验分享
在腾讯,我们的日常团队晨会有多种叫法,如站立会、早会、每日例会等。由于这些会议通常在早上进行,我们习惯将其统一称为“晨会”。我们的团队已经实行晨会制度两年,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参与角色与架构
在腾讯的大部分项目中,我们会根据项目的特性和团队的构成划分成多个虚拟团队。每个虚拟团队都有固定的成员,包括产品经理(PDM)、开发人员(DE)、测试人员(TE)以及项目经理(PM)。其中,PM作为管理者,负责保证团队的正常运作。值得注意的是,在腾讯的某些部门,PM主要负责管理工作,产品的成功与否与产品负责人(PDMO)紧密相关,直接与PDMO承担KPI。虚拟团队的架构最终向PDMO汇报。
二、设定主持人
在虚拟团队的初期,PM必须担任主持人,负责晨会的顺利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期后,可以进行主持人轮换。主持人的主要职责包括:
1. 准时召集,确保会议时间在9:30-10:00之间,明确大家当天的工作安排。
2. 监督参与成员,包括PM、PDM、DE、TE,确保信息同步的一致性和实时性。
3. 监督发言,确保每个人的发言都包括“昨天做了什么”、“今天要做什么”、“遇到什么困难”。
4. 解决困难,对遇到问题的团队成员提供帮助,落实解决办法。
5. 控制时间,确保每人发言时间1分钟左右,晨会15分钟以内,避免讨论细节问题。
6. 明确当日目标,轮流发言完毕后,主持人需要简单总结当日的目标,确保进度不延期。
除此之外,主持人还可以通过一些额外的方式活跃晨会气氛,如讲冷笑话、个人分享、通过RTX或邮件输出晨会内容、实时更新进度墙等。
三、Token发言令牌
在早期的晨会中,每个人轮流发言,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改进晨会效果,我们引入了Token发言令牌。规则是只有手持公仔的人才能发言,想要发言需要举手示意接到公仔。发言完毕,可以随便把公仔抛向未发言的队友。这种方式增加了晨会的趣味性,提高了大家的参与度。
四、设定人数与分层晨会
晨会的人数应控制在15人以下,最好在10人左右。如果团队过大,可以采用分层晨会的方法,将团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开晨会,然后各派一名代表开交流晨会。这样的分层晨会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证信息的传递和团队的沟通。
五、结合进度墙进行会议
单纯的口头语言描述在晨会上可能会导致信息的传递效果不佳。我们需要结合进度墙进行会议。目前我们采用的是Scrum的进度墙方式,将团队的工作进度可视化,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团队的工作情况和进度。
以上是团队两年来积累的一些经验,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欢迎随时交流。
作者:An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