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词在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从宋初延续南唐词的审美旨趣,逐渐迎来了小令的盛世。这一过程中,主流词风虽受冯延巳的影响深远,但晏殊与欧阳修的贡献亦不可忽视。他们继承了南唐风气,并在无意识的进步中流露出真实的。
宋初词人如王禹偁、寇准等虽偶尔尝试作词,但其风格并未明显受到南唐影响。相对而言,晏殊与欧阳修的影响力更大,他们继承了冯延巳的《阳春集》,并在词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得北宋词有了新的生机。
晏几道作为北宋令词的集大成者,其《小山词》被誉为“后有作者,不复能出其范围矣”。他的词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技术上的精谋篇布局、句法运用等,都显示出他的卓越才华。虽然苏轼被看作是“诗句为词”的先驱,但在以句法为诗方面,晏几道实际上先行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词的发展并非只有长调一种形式,小令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到晏几道的缺点是“苦无铺叙”,这并不完全准确。小词有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并不一定要或者适合铺设。我们在欣赏晏几道的小词时,更应关注其情感与技巧的运用。
北宋是小令的“盛世”,其中《小山词》是这一盛世的顶峰。南宋虽然长调慢词更为辉煌,但小令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北宋词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与继承的过程,晏几道、苏轼等人的贡献都不可忽视。他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技巧,使得北宋词得以繁荣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