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历和阴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计算方法。太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来制定的,它的一年基本上是365.24天,这个长度与地球的实际公转周期非常接近。太阳历的主要特点是它的日期与季节有较为固定的对应关系,比如在太阳历中,夏至总是出现在6月21日或22日,冬至总是出现在12月21日或22日。太阳历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使用的历法,如公历(格里高利历)就是一种太阳历。
阴历则是根据月亮的相位变化来制定的,它的一年大约是354或355天,这个长度比太阳历的一年要短大约11天。阴历的月份是根据月亮的周期来确定的,一个月份通常是从新月开始到下一个新月结束。由于阴历的一年比太阳历的一年短,所以阴历的日期与季节的对应关系会逐渐漂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阴历系统中加入了闰月,比如中国的农历就是一种阴阳合历,既有阴历的月份计算方法,也有根据太阳历调整的闰月制度。
总的来说,太阳历和阴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计算年份长度的依据不同,太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为依据,而阴历以月亮的相位变化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