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如何判断质子交换膜

如何判断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其独特的优势在于仅需短暂时间即可完成燃料加注。核心组件燃料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子传导膜的导电性。近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张生教授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奖得主安德烈海姆爵士合作,共同探索了二维材料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他们的研究涵盖了石墨烯、氮化硼等材料的质子传导性能,并且意外发现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云母作为高温质子交换膜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性能,相比当前商业膜材料更加节能环保。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自然》系列杂志上。

对于燃料电池汽车而言,寻找更薄、性能更优越的膜材料是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和续航里程的关键。与传统家用电动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的充电时间大大缩短,而且能量转换效率更高,产物只有水,更加环保。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涉及质子的传输和结合,因此质子传导性能对燃料电池的效率至关重要。当前商业用的全氟磺酸质子传导膜存在厚度较大、使用温度受限等问题,限制了燃料电池的性能。

张生教授团队的研究着眼于探索更高效、更薄的高温质子传导膜材料。他们首先研究了石墨烯和氮化硼等二维材料的质子传导性能。这些材料具有理想的物理结构,只允许小粒子通过,从而实现了质子的高效传导。尽管这些材料具有潜力,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

在探索过程中,张生教授团队发现了一种更具应用前景的材料——云母。云母是一种丰富的矿物,其特殊的结构使得质子可以高效地在其中传输。经过离子交换处理后,云母膜的质子传导率得到显著提高,而且使用温度范围也得到了拓宽。这项研究为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望大大提高燃料电池汽车的行驶里程。

张生教授团队正在致力于制备大尺度的云母薄膜,以利用其高效的质子传导性和优良的耐热性来改进现有的燃料电池技术。他们计划将这种膜材料应用于其他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光解水、海洋蓝色能源提取以及二氧化碳电化学转化等。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也为其他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张生教授团队的研究为燃料电池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寻找更高效、更薄、更环保的燃料电池膜材料开辟了新的方向,有望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发展铺平道路。未来,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将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责编:樊俊卿。


如何判断质子交换膜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