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为管理理论介绍
一、人际关系理论
(一)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梅奥作为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在1924年至1932年间,领导了霍桑工厂的系列试验。试验分为四个阶段,旨在探究工作环境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第一阶段:照明与生产效率的探索(1924-1927年)
研究人员在霍桑工厂中选择了两组工人进行试验,一组为试验组,变换工作场所的照明强度;另一组为对照组,维持照明强度不变。试验结果显示照明强度的变化对生产效率影响甚微。这说明照明只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次要因素,而真正的影响因素复杂且难以衡量。
第二阶段:工作环境的改善与生产效率的变化(1927年8月至1928年4月)
在这一阶段,梅奥深入观察了工作环境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组女工进行试验,让她们在自由交谈的环境中工作,并改善工作条件如材料供应、休息时间等。结果显示,尽管工作环境有所改变,女工们的生产效率依然保持高水平。这表明生产效率的提升不仅仅受工作环境影响,更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推动。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揭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1928-1931年)
研究人员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了大量访谈和调查,发现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并非待遇和工作环境,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每个工人的工作效率不仅受自身情况影响,还与其所在小组的同事息息相关。这一发现强调了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第四阶段:霍桑试验中的人际关系探究(1931-1932年)
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工人会自行限制产量以保护同事;工人对上级的态度因级别而异;并且工作室中存在小派系和共同的行为准则。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人际关系对工作效率的深远影响。
(二)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观点总结
梅奥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中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人际关系学说。他认为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因此除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和情感的需求。企业中存在非正式,它们对员工行为有着深远影响。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与周围人的关系。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这一理论强调了社会和心理因素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满足了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协作精神,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私信获取完整版《专升本管理学黄金笔记+专项训练》,了解更多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应用。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行为科学的知识和理论观点请继续阅读下文。
